中元節的飲食習俗

    時間:2022-08-12 14:56:38 節日常識 我要投稿

    中元節的飲食習俗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盂蘭盆會"是佛教說法,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在梁武帝時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元節的飲食習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元節的飲食習俗

      中元節的飲食習俗

      云南黃瓜船

      騰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黃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黃瓜船,與包一起焚化。

      河北蒸面羊

      河北省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的食物祭拜祖先,并準備果蔬,蒸面羊送給外孫,成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面羊送女兒。

      山西蒸面

      山西省長子縣的`牧羊人家于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

      浙江餃餅

      天臺中元節吃“餃餅”,類似春卷。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團(置於一片大樹葉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包子

      江西省吉安人在這天焚紙放煙花,法師作法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

      山東米飯

      山東省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江蘇扁食

      江蘇省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中元節有哪些飲食習俗

      有人覺得中元節這天,有點晦氣,滿大街的“人”,總會讓人有點不安和心慌。而有的人覺得這天是紀念親人,為親人祈福的節日。有人為了辟邪而吃 ,有人為了祈福而吃。就讓我們看看在中元節這天,我們應該吃些什么?

      1、吃瀨粉

      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2、吃鴨

      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么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3、吃粗茶淡飯

      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

      4、吃扁食

      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吃“餃餅”

      在浙江省臺州市的天臺,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于春卷的食物。

      6、蒸面羊

      這一民俗的說法是,母親為出嫁的閨女用白面塑一雙羊,當然還要蒸熟,而且羊頭還要纏掛上紅布條。娘家要組成一支小型送羊隊伍到新姑爺家,由新姑爺動手切開面羊,并將切下的第一塊用紅繩拴掛在客廳中,這塊“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來新面羊時才能取下來。

      7、吃花饃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面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

      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余。

    【中元節的飲食習俗】相關文章:

    中元節作文:鬼節的飲食習俗09-06

    關于中元節作文:鬼節的飲食習俗08-22

    中元節的習俗11-13

    中元節的習俗07-26

    中元節作文:中元節習俗08-13

    中元節各省習俗12-09

    中元節各省的習俗12-15

    北京中元節習俗12-04

    中元節的習俗作文08-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亚洲一本之道精品乱码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 | 在线观看免费大黄美女片 | 天天噜啦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成久久综合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