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性厭食對小兒智力的影響

    時間:2021-02-05 18:18:48 科普知識 我要投稿

    精神性厭食對小兒智力的影響

      神經性厭食(AN)指個體通過節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維持體重明顯低于正常標準為特征的一種進食障礙,屬于精神科領域中“與心理因素相關的生理障礙”一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神性厭食對小兒智力的影響,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飲食不僅與小兒體格發育有關,對智力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食欲障礙是有礙于智力發展的因素之一。精神性厭食的'發生多與家長有關。

      急性精神刺激所引起的嬰幼兒厭食一般發生在出生后5~8個月。由于母親奶量減少,食物種類增加,母親接觸嬰兒的時間減少,或突然改變環境,為了斷奶或工作需要而突然把小兒與母親分開而托他人或外地撫養,均易引起嬰幼兒精神變化。小兒先表現為消極進食,以后則主動拒食,強迫喂食則哭鬧或引起嘔吐。另外還可能有精神不振、活動減少、情緒低落等表現。

      在我國明代《幼科發揮》一書中記載了小兒精神情志方面的疾病:一個一歲半的小兒,忽有一天開始出現悶悶不樂,昏睡不吃。醫生檢查既無外傷表現,又無內傷,詳細詢問后才知道原來小兒有一個好朋友,從好朋友離開后便精神不振,不思飲食。于是小兒的父母找來那孩子,而該小兒則轉憂為喜,沒有用任何藥物而食欲恢復到從前。由此可以看出兒童對精神刺激十分敏感中醫學認為思過傷脾,必將影響小兒飲食。

      另外育兒方法不當也影響小兒食欲。目前的小兒都是特寶兒,經濟條件好,爺爺、奶奶、父母親都把精力放在小兒身上,為了滿足小兒的要求,避免小兒哭鬧,要什么買什么,毫無限制。有的小兒吃一餐飯要花1~2小時,還要父母連哄帶騙,端著飯碗跟著小兒身后到處跑,造成小兒精神性厭食,見吃飯就煩,毫無食欲。還有現在動畫片及玩具增多,小兒邊吃飯邊看電視、玩玩具,均會影響小兒食欲。

      由于厭食會引起小兒營養不足,導致體格及智力發育不良,所以作為父母應避免對小兒急性精神刺激。如果為了斷奶或工作需要,應在此之前讓小兒與護理人員多接觸,建立良好的關系,母親應盡量騰出時間關心小兒,防止小兒精神性厭食發生。同時應正確育兒,對小兒不能太寵愛,應少吃零食,定時吃飯,營養全面,避免暴飲暴食。吃飯應專一,不能邊吃邊玩。不要強迫進食,以免增加小兒反感,加重精神性厭食。

    【精神性厭食對小兒智力的影響】相關文章:

    《易經》對醫學的影響11-04

    音樂對我的影響09-13

    韋應物對宋詩的影響08-28

    媽媽對我的影響作文02-18

    空腹跑步對身體的影響09-03

    《觀滄海》對后世的影響11-14

    《觀滄海》對后世的影響09-17

    《易經》對中國服飾的影響11-15

    道教對劉禹錫詩詞的影響08-23

    道教對劉禹錫詩歌的影響11-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偷拍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 日韩a级片视频中文字幕 | 天天视频黄在线免费观看 | 午夜天堂美女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