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機械運動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2-02-07 18:34:58 總結 我要投稿

    物理機械運動知識點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么總結應該包括什么內容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理機械運動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機械運動知識點總結

      物理機械運動知識點總結 篇1

      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比較同時啟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采用: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2)比較百米運動員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3)百米賽跑運動員同萬米運動員比較快慢,采用: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采用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

      4、分類(根據運動路線):(1)曲線運動;(2)直線運動

     、駝蛩僦本運動:

      A、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v=s/t變形t=s/v,s=vt

      B、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m/s運輸中單位km/h兩單位中m/s單位大。

      換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約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人勻速步行時1秒中運動1.1m

      直接測量工具:速度計

     、蜃兯龠\動:

      A、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B、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

      C、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測路程,用停表測時間。從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車。設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v2、v則v2vv1

      E、常識: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車速度5m/s,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客運火車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光速和無線電波3×108m/s

      Ⅲ實驗中數據的記錄:

      設計數據記錄表格是初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設計表格時,要先弄清實驗中直接測量的量和計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記錄的數據的組數,分別作為表格的行和列。根據需要就可設計出合理的表格。

      電流和電路知識點

      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中發生定向移動的是自由電子)

      電流方向: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金屬導體中電流方向跟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電路中電流:電路閉合時,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是從電源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電路構成: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發電機、電池。

      2.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3.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4.導線:連接電路輸送電能。

      學好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

      1、重視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初中生學好物理的方法之一就是重視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相比其他學科,物理各個知識間的聯系性更強,考試卷子試題非常綜合,即在同一道題中會考察到多個考點。比如,很多學生在學習電功率這部分內容時總覺得很難,這是因為電功率的很多問題,需要與歐姆定律結合起來使用,還需要把不同的電路狀態分析清楚,也就是說電路到底是串聯還是并聯,因此要重視物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2、課下練習,加強學習自主性

      物理這一科屬于邏輯性非常強的一科,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如果將物理學好了,初中的這幾本課本能夠很輕松的從前往后的講知識點穿連起來。同時,物理也是一門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的一科,要想更好的學習好物理,課下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

      3、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在初中物理學習中要善于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學會對知識進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雜亂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將它變成自己的東西。比如每學完一章,都要試著用二三百字去概括其主要內容。

      4、反復做經典題

      其一,經典題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內涵豐富,考察點重要,熟練把握經典題,也是掌握及運用知識點的捷徑。所以,經典題的解題思路、答題步驟、原理公式運用等,都必須牢牢記住。

      其二,中考會遇到很多和你做過的題類似的考題,有些甚至是原題,只改了數據。所以,經典題反復做,能讓你面對中考時沉著應對,不慌亂。

      物理機械運動知識點總結 篇2

      一、運動的描述

      運動是宇宙中普遍的現象。

      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參照物: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或者說被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二、運動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單位是:m/s;km/h。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運動。

      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度。

      三、時間和長度的測量

      時間的測量工具:鐘表、秒表(實驗室用)

      單位:s min h

      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

      長度單位:kmm dm cm mm μm nm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測量時,尺要沿著所測長度,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3)厚的刻度尺的刻線要緊貼被測物體。(4)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

      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盡量減少,而不能消除,常用減少誤差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四、力

      力:力(F)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力的單位是:牛頓(N),1N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就叫力的示意圖。

      五、牛頓第一定律

      亞里士多德觀點: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伽利略觀點:物體的運動不須要力來維持,運動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收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

      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質量有關。

      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六、二力平衡

      平衡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是因為物體受到的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時合力為零)。

      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物理機械運動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二物理知識點總結08-30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8-30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通用5篇)01-14

    中考物理壓強知識點梳理11-16

    初中物理易錯知識點11-10

    初中物理常用的知識點11-10

    物理考試后的總結01-27

    物理思想方法總結12-08

    《觀潮》知識點總結11-17

    高三物理教師教學總結01-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在线免费中文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视频最新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