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六年級下冊知識點

    時間:2025-02-06 11:14:54 曉麗 總結 我要投稿

    數學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知識點

      在學習中,看到知識點,都是先收藏再說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知識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知識點

      數學六年級下冊知識點

      1、圓柱是由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三部分組成的。

      2、(1)圓柱的兩個圓面叫做底面。

      (2)底面各部分的名稱:圓柱的底面圓的圓心、半徑、直徑和周長分別叫做圓柱的底面圓心、底面半徑、底面直徑和底面周長。

      (3)底面的特征:圓柱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3、(1)圓柱周圍的面叫做側面。

      (2)特征:圓柱的側面是曲面。

      4、(1)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

      (2)一個圓柱有無數條高。

      5、把圓柱平行于底面進行切割,切面是和底面大小相同的兩個圓;把圓柱沿底面直徑垂直于底面進行切割,切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6、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7、在圓柱的上下底面周長上任取一點分別為A、B,連接AB(使AB不是圓柱的高),沿著AB將圓柱的側面剪開,圓柱展開后是一個平行四邊形。

      8、溫馨提示:圓柱的底面是圓形,面不是橢圓。

      9、溫馨提示:沿高剪開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

      10、從圓柱的上下兩個底面觀察會得到圓;從圓柱的正面或側面觀察會得到長方形(或正方形)。

      11、如果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個長方形,那么該圓柱的底面周長大約是其底面直徑長度的3倍。如果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個正方形,那么該圓柱的高大約是其底面直徑長度的3倍。

      12、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如果用字母S表示圓柱的側面積,用C表示底面周長,用h表示高,則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公式是S=Ch

      13、(1)已知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可以根據公式:S=πdh直接求出圓柱的側面積。

      (2)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可以根據公式:S=2πrh直接求出圓柱的側面積。

      14、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的面積之和。

      15、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用字母表示為S表=S側+2S底。

      16、(1)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可以根據公式:S表=2πrh+2πr2直接求出圓柱的表面積。

      (2)已知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求圓柱的表面積時,可以根據公式:S表=πdh+π(d÷2)2直接求出圓柱的表面積。

      (3)已知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求圓柱的表面積,可以根據公式:S表=Ch+π(C/2π)2=Ch+C2/4π求出圓柱的表面積。

      17、溫馨提示:求通風管、煙囪、油管等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其實就是求它們的側面積。

      18、溫馨提示:把一個圓柱截成n段后,其表面積增加了2(n—1)個底面積。

      19、一個圓柱占空間的大小,叫做這個圓柱的體積。

      20、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字母公式:V=Sh或V=πr^2h

      21、溫馨提示:容積的計算方法和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只是計算容積的數據要從里面測量。

      22、在計算過程中,如果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直徑或周長,那么要先求出底面積,再求體積。計算公式是:V=πr^2h,V=π(d÷2)^2h,V=π[C÷(2π)]^2h

      23、溫馨提示:圓柱的高不變,底面半徑、直徑或周長擴大到原來的n倍,則體積擴大到原來的n^2倍,若底面半徑、直徑或周長縮小到原來的1/n,則體積縮小到原來的1/(n^2)。

      24、溫馨提示:在圓柱的立體圖形中,兩個底面圓心之間的距離是圓柱的高,但在圓柱的平面展開圖中,長方形的寬(或正方形的邊長)才是圓柱的高。

      25、兩個圓柱的半徑比是1:a(a>0),高的比是a:1,則它們的體積之比是1:a。

      26、圓錐是由一個底面和一個側面兩部分組成。

      (1)底面:圓錐的圓面就是它的底面,它有一個底面。圓錐底面的圓心、半徑、直徑和周長分別叫做圓錐的底面圓心、底面半徑、底面直徑和底面周長,分別用字母O、r、d和C表示。

      (2)側面:圓錐周圍的曲面就是它的側面。

      (3)高: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高用字母h表示。

      (4)圓錐只有一條高。

      (5)轉動直角三角形可以形成圓錐。

      27、溫馨提示:

      (1)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周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是圓錐的母線,圓錐母線的長度大于圓錐的高。

      (2)任意畫一條母線,把圓錐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扇形,因此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3)把圓錐平行于底面切割,切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該圓要比圓錐的底面圓小;把圓錐沿高垂直于底面進行切割,切面則是兩個完全相同的等腰三角形。

      28、溫馨提示:半圓能圍成圓錐,但整圓不能圍成圓錐。

      29、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用字母表示:V圓錐=V圓柱÷3=Sh÷3

      30、圓柱和圓錐的關系:

      (1)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的體積比圓錐的體積多2倍;圓錐的體積比圓柱的體積少2/3。

      (2)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錐的高是圓柱的高的3倍,或者說圓錐的高比圓柱的高多2倍;圓柱的高是圓錐的高的1/3,或者說圓柱的高比圓錐的高少2/3。

      (3)等高等體積的圓柱和圓錐: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的底面積的3倍,或者說圓錐的底面積比圓柱的底面積多2倍;圓柱的底面積是圓錐的底面積的1/3,或者說圓柱的底面積比圓錐的底面積少2/3。

      31、溫馨提示:

      (1)已知圓錐的底面半徑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V=πr^2h÷3來求圓錐的體積。

      (2)已知圓錐的底面直徑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V=π(d÷2)^2h÷3來求圓錐的體積。

      (3)已知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V=π(C÷2÷π)^2h÷3求出圓錐的體積。

      32、利用V=Sh÷3計算圓錐的體積時不要忘記除以3或乘1/3。

      33、溫馨提示: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或者說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必須以“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為前提。

      34、在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為軸旋轉而成的兩個圓錐中,以較短直角邊為軸旋轉而成的圓錐的體積比較大。

      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

      1、分數乘除法。

      分數乘、除法屬于分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而且兩者關系密切,教材將這兩部分內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通過一組題目,強調分數乘除法的關系,即分數除法是分數乘法的逆運算。同時對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復習。

      2、百分數。

      百分數內容的復習重點放在百分數的應用,緊接在用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后編排,這樣可以使學生看到它們在結構、解題思路上的一致性,便于加強知識間的聯系。

      3、空間與圖形。

      這部分內容包括位置與圓的復習。

      在第一學段中,學生已經會用第幾組、第幾個來表示物體的位置,本學期進一步學習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圓的認識包括直徑、半徑、π、軸對稱圖形等概念以及圓的周長和面積、圓的畫法等內容,教材重點復習了圓的周長、面積計算公式和軸對稱圖形。

      4、統計。

      統計的內容主要是認識扇形統計圖。學生進一步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即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并根據給出的信息解決一些問題,以促使學生分析信息、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數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知識點

      1、直線外一點到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這點到這條直線的垂足之間的長度叫距離。

      2、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3、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4、一個平行四邊形在拉動過程中,面積變化,高變化,周長不變。平行四邊形具有易變性。

      5、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當梯形的兩條腰相等時,這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軸對稱圖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叫長方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叫正方形。

      6、畫高: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當梯形的兩條腰相等時,這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別注意:畫高時,請注意;虛線、垂直標記、和名稱

      數學六年級下冊知識點

      一、分數乘法

      (一)分數乘法的意義:

      1、分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例如:65×5表示求5個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個1/3的和是多少?

      2、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1、分數與整數相乘: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整數和分母約分)

      2、分數與分數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積做分母。注意:當帶分數進行乘法計算時,要先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再進行計算。

      3、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盡量約分,不會約分的就不約,常考的質因數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數乘分數,可以先把小數化為分數,也可以把分數化成小數再計算(建議把小數化分數再計算)。

      (三)、乘法中比較大小的規律

      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大于這個數。

      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0除外),積小于這個數。

      一個數(0除外)乘1,積等于這個數。

      (四)、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分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乘法交換律:a × b = b × a

      乘法結合律:(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數乘法的解決問題(已知單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1、畫線段圖:

      (1)兩個量的關系:畫兩條線段圖,先畫單位一的量,注意兩條線段的左邊要對齊。

      (2)部分和整體的關系:畫一條線段圖。

      2、找單位“1”:單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在“占”、“是”、“比”“相當于”的后面。

      3、寫數量關系式的技巧:

      (1)“的”相當于“×”,“占”、“相當于”“是”、“比”是“ = ”

      (2)分率前是“的”字:用單位“1”的量×分率=具體量

      例如:甲數是20,甲數的1/3是多少?列式是:20×1/3

      4、看分率前有沒有多或少的問題;分率前是“多或少”的關系式:

      (比少):單位“1”的量×(1-分率)=具體量;

      例如:甲數是50,乙數比甲數少1/2,乙數是多少?

      列式是:50×(1-1/2)

      (比多):單位“1”的量×(1+分率)=具體量

      例如:小紅有30元錢,小明比小紅多3/5,小紅有多少錢?

      列式是:50×(1+3/5)

      3、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一個數×幾倍;

      4、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一個數×幾分之幾。

      5、求幾個幾分之幾是多少:用幾分之幾×個數

      6、求已知一個部分量是總量的幾分之幾,求另一個部分量的方法:

      (1)單位“1”的量×(1-分率)=另一個部分量(建議用)

      (2)單位“1”的量-已知占單位“1”的幾分之幾的部分量=要求的部分量

      例如:教材15頁做一做和16頁練習第七題(題目中有時候會有這種題的"關鍵字“其中”)

      數學六年級下冊知識點

      知識點一、正比例的意義及應用

      理解掌握:

      (1)正比例的定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在除法中是叫做商)一定,那么這兩個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成正比例關系。

      (2)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別表示兩種相關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式可用x/y=k。

      (3)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應用方法:

      1、判斷兩個是否相關聯;

      2、判斷這兩個量的比值是否一定,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關系;

      反之不成正比例關系。(簡說:用除法,商一定,成正比)

      知識點二、正比例的圖像

      理解掌握:正比例圖像是一條直線。從圖像中,可以直觀看到兩種量的變化情況,由一個量的值可以直接找到對應的另一個量的值。

      知識點三、反比例的意義及應用

      理解掌握:

      (1)反比例的定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那么這兩個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成反比例關系。

      (2)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別表示兩種相關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反比例關系式可用x×y=k。

      (3)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應用方法:

      1、判斷兩個是否相關聯;

      2、判斷這兩個量的積是否一定,積一定就成反比例關系;反之不成反比例關系。(簡說:用乘法,積一定,成反比)

      數學大數的認識知識點

      1、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特別注意: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區別。

      2、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3、位數:一個數含有幾個數位,就是幾位數,如652100是個六位數。

      4、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

      6、億以上數的讀法:

      ①先分級,從高位開始讀起。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后讀個級。

      ②億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③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7、億以上數的寫法:

      ①從最高位寫起,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后寫個級。

      ②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8、比較數的大小:

      ①位數不同的兩個數,位數多的數比較大。

      ②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從最高位開始比較。

      9、求近似數:

      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要看千位上的數;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要看千萬位上的數。

      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小于5還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數,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進1,再舍去尾數。

      10、表示物體個數: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來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小學數學倒數求法

      1、真、假分數的倒數。很簡單,將分子分母交換位置,就是真、假分數的倒數了。

      2、整數的倒數。整數做分母,1做分子。即為整數的倒數。

      3、小數的倒數。對于可以除盡的數的倒數,可以用1除以這個數求倒數,對于除不盡的數,轉換為分數,再按照真、假分數求倒數的方法來進行即可。

      4、帶分數的倒數。先把分數化為假分數,然后將分子分母調換位置,即為該數的倒數。

    【數學六年級下冊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一數學下冊的知識點總結07-25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07-11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最新06-18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優秀10-29

    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數學知識點總結12-27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08-27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04-03

    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08-24

    小學數學的一年級下冊知識點08-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一本一区二区三四区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 | 亚洲色老汉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亚洲日韩欧美在线 | 亚洲一区乱码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