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整理

    時間:2023-04-11 11:10:20 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整理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整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整理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整理1

      【第一節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相關概念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沒有系統)→個體→種群

      →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關知識:

      1、病毒(Virus)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主要特征:

      ①、個體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間,大多數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見;

      ②、僅具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沒有含兩種核酸的病毒;

      ③、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

      ④、結構簡單,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外殼所構成。

      2、根據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即噬菌體)三大類。根據病毒所含核酸種類的不同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見的病毒有:人類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ˋ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

      【第二節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一、細胞種類: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1、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2、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細胞學說的建立:

      1、1665英國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設計與制造的顯微鏡(放大倍數為40—140倍)觀察了軟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細胞的構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這個詞來對細胞命名。

      2、1680荷蘭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觀察到活細胞,觀察過原生動物、人類精子、鮭魚的紅細胞、牙垢中的細菌等。

      3、19世紀30年代德國人施萊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的基本單位。這一學說即"細胞學說(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整理2

      第一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一、滲透作用

     。1)滲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

      (2)發生滲透作用的條件:

     、偈蔷哂邪胪改

     、谑前胪改蓚染哂袧舛炔。

      二、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滲透作用)

      1、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吸水膨脹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失水皺縮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水分進出細胞處于動態平衡

      2、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細胞液。

      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質壁分離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質壁分離復原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就,水分進出細胞處于動態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質層位置、細胞大小

      蔗糖溶液、變小、脫離細胞壁、基本不變

      清水、逐漸恢復原來大小、恢復原位、基本不變

      1、質壁分離產生的條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細胞壁

     。3)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

      2、質壁分離產生的原因:

      內因:原生質層伸縮性大于細胞壁伸縮性

      外因: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兩種:

     。1)吸帳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種子、根尖分生區

      (2)滲透作用(形成液泡)

      一、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

      1、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逆相對含量梯度——主動運輸

      對物質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量決定。

      2、細胞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二、比較幾組概念

      擴散:物質從高濃度到低濃度的運動叫做擴散(擴散與過膜與否無關)

      、(如:O2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運動)

      滲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又稱為滲透

      、(如: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質的透過與否取決于半透膜孔隙直徑的大小

      、(如:動物膀胱、玻璃紙、腸衣、雞蛋的卵殼膜等)

      選擇透過性膜:細胞膜上具有載體,且不同生物的細胞膜上載體種類和數量不同,構成了對不同物質吸收與否和吸收多少的選擇性。

     。ㄈ纾杭毎さ雀鞣N生物膜)

      第二節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一、探索歷程(略,見P65—67)

      二、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

      磷脂雙分子層和大多數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糖蛋白(糖被)

      組成:由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與糖類結合形成。

      作用:細胞識別、免疫反應、血型鑒定、保護潤滑等。

      第三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一、被動運輸:物質進出細胞,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稱為被動運輸。

     。1)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2)協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

      二、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方向、載體、能量、舉例

      自由擴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維生素等

      協助擴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主動運輸、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離子、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

      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整理】相關文章: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識點筆記整理07-10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7-05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6-09

    必修生物一知識點總結05-19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3-24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6-28

    高一的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7-18

    高一英語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2-21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2-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性久久久影视 | 午夜短视频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gv不卡中文字幕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