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理高一實驗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物理高一實驗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物理高一實驗總結1
一、基本物理實驗
歸類實驗內容
1.游標卡尺的使用
2.螺旋測微器的使用
3.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實驗說明測量原理、使用方法;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游標卡尺的讀數等構造、原理、使用方法、正確讀數等實驗的等效思想;作圖法等應用性試驗驗證性實驗測量性試驗探究性實驗。
二、實驗涉及的方法:
1.等效法:(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
2.轉換法:(彈簧測力計,打點計時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等)
3.留跡法:(打點計時器,用描跡法描繪平拋運動的軌跡)
4.累積法:(把細金屬絲繞在圓柱體上測細金屬絲的直徑,測一張薄紙的厚度時,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測單擺完成多次全振動的總時間除以全振動的次數)
5.控制變量法:(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質量與加速度和力的關系驗證)
三、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
1.列表法:列表的要求
(1)寫明表的標題或加上必要的說明;
(2)必須交代清楚表中各符號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義,并寫明單位;
(3)表中數據應是正確反映測量結果的有效數字.
2.平均值法:現行教材中只介紹了算術平均值,即把測定的數據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測量的次數.必須注意的是,求平均值時應該按測量儀器的精確度決定應保留的有效數字的位數.
3.圖象法:圖象法是物理實驗中廣泛應用的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圖象法的最大優點是直觀、簡便.在探索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時,由圖象可以直觀地看出物理量之間的函數關系或變化趨勢,由此建立經驗公式.
4.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用自由落體進行驗證;使用打點計時器和刻度尺等
5.單擺測定重力及速度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實驗操作要求等研究性試驗
6.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明確實驗目的;使用打點計時器;用刻度尺測量、分析所打的紙帶來計算加速度等
7.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用平拋實驗器進行實驗;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描繪平拋軌跡;計算平拋物體的初速度等
8.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實驗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實驗數據的記錄與分析;實驗結論的描述與表達形式等例題
例1新式游標卡尺的刻度線看起來很“稀疏”,使讀數顯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確讀取數據.通常游標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種規格;新式游標卡尺也有相應的三種,但刻度卻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圖7-2就是一個“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標卡尺.
(1)它的準確度是__________mm.
(2)用它測量某物體的厚度,示數如圖6-1所示,正確的讀數是__________cm.[答案](1)0.05(2)3.030
【解析】此題考查實驗器材的基本讀法以及正確使用,此題是20分度的游標卡尺,分度值是0.05,第六格對齊,所以是0.05*6=0.30,后面的0不可省略。
例2、某同學在家中嘗試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他找到三條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鉛筆、細繩、白紙、釘子,設計了如下實驗:如圖7-10甲所示,將兩條橡皮筋的一端分別掛在墻上的兩個釘子A、B上,另一端與第三條橡皮筋連接,結點為O,將第三條橡皮筋的另一端通過細繩掛一重物.
、贋橥瓿杀緦嶒,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測量細繩的長度
b.測量橡皮筋的原長
c.測量懸掛重物后橡皮筋的長度
d.記錄懸掛重物后結點O的位置
②釘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現有器材,改變條件再次驗證,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bcd②更換不同的小重物
【解析】此題是驗證性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只是將彈簧測力計換成了橡皮筋,注意事項并沒有改變,所以一些結論還是可以用到。問題2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所以改變小重物。
物理高一實驗總結2
技巧一、作圖題:
、賹瘮祱D像應注明縱、橫軸表示的物理量、單位、標度及坐標原點。
②對電學實物圖,則電表量程、正負極性,電流表內、外接法,變阻器接法,滑動觸頭位置都應考慮周全。
③對光路圖不能漏箭頭,要正確使用虛、實線,各種儀器、儀表的讀數一定要注意有效數字和單位;實物連接圖一定要先畫出電路圖(儀器位置要對應);各種作圖及連線要先用鉛筆(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簽字筆涂黑。
技巧二、常規實驗題:
主要考查課本實驗,幾年來考查比較多的.是試驗器材、原理、步驟、讀數、注意問題、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解答常規實驗題時,這種題目考得比較細,要在細、實、全上下足功夫。
技巧三、設計型實驗
重在考查實驗的原理。要求同學們能審清題意,明確實驗目的,應用遷移能力,聯想相關實驗原理。一定要強調四性(科學性、安全性、準確性、簡便性),如在設計電學實驗時,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時還要盡可能減小實驗的誤差,避免出現大量程測量小數值的情況。
物理高一實驗總結3
(一)常用實驗原理的設計方法
1.控制變量法:如: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加速度、力和質量的關系控制。在“研究單擺的周期”中,擺長、偏角和擺球質量的關系控制等等。
2.理想化方法:用伏安法測電阻時,選擇了合適的內外接方法,一般就忽略電表的非理想性。
3.等效替代法:某些量不易測量,可以用較易測量的量替代,從而簡化實驗。在“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的實驗中,兩球碰撞后的速度不易直接測量,在將整個平拋時間定為時間單位后,速度的測量就轉化為對水平位移的測量了。
4.模擬法:當實驗情景不易創設或根本無法創設時,可以用物理模型或數學模型等效的情景代替,盡管兩個情景的本質可能根本不同!懊枥L電場中的等勢線”的實驗就是用電流場模擬靜電場。
5.微小量放大法:微小量不易測量,勉強測量誤差也較大,實驗時常采用各種方法加以放大?ㄎ牡显S測定萬有引力恒量,采用光路放大了金屬絲的微小扭轉;在觀察玻璃瓶受力后的微小形變時,使液體沿細玻璃管上升來放大瓶內液面的上升。
(二)常見實驗數據的收集方法
1.利用測量工具直接測量基本物理量
模塊基本物理量長度力學時間質量(力)電阻(粗測)電學電流(電壓)熱學溫度電流表(電壓表)溫度計測量儀器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秒表(停表)、打點計時器天平(彈簧秤)歐姆表、電阻箱
2.常見間接測量的物理量及其測量方法
有些物理量不能由測量儀器直接測量,這時,可利用待測量和可直接測量的基本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將待測物理量的測量轉化為基本物理量的測量。
模塊待測物理量速度力學加速度功電學
基本測量方法
、倮眉垘,vmSnSn12TST2;
、诶闷綊,vx2g2y
③利用紙帶,逐差法a;
、芾脝螖[g4LT2根據WEk轉化為測量m、v
、莞鶕UI電阻(精確測量)轉化為測量U、I(伏安法);
、揠娮柘洌ò肫、替代)電功率電源電動勢
。ㄈ┏S脤嶒炚`差的控制方法
根據P=UI轉化為測量U、I根據E=U+Ir轉化為測量U、I然后聯立方程求解或運用圖像處理為了減小由于實驗數據而引起的偶然誤差,常需要采用以下方法控制實驗誤差。
1.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這是所有實驗必須采取的辦法,也是做實驗應具有的基本思想。
2.積累法。一些小量直接測量誤差較大,可以累積起來測量,以減小誤差!坝脝螖[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為了減小周期的測量誤差,不是測量完成一次全振動的時間,而是測量完成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
。ㄋ模┏S脤嶒灁祿奶幚矸椒
1.列表法:在記錄和處理數據時,常將數據列成表格。數據列表可以簡單而又明確的表示出有關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找出物理量之間的規律性的聯系。列表的要求是
、賹懨鞅淼臉祟}或加上必要的說明;
、诒仨毥淮宄碇懈鞣査硎镜奈锢砹康囊饬x,并寫明單位;
、郾碇械臄祿_反映測量結果的有效數字。
2.作圖法:用作圖法處理實驗數據是物理實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作圖法處理數據的優點是直觀、簡便,有取平均的效果,由圖線的斜率、截距、所包圍面積和圖線的交點等可以研究物理量之間的變化及其關系,找出規律。作圖的規則是:
、僮鲌D一定要用坐標紙.坐標紙的大小要根據測量數據有效數字的多少和結果的需要來定;
②要標明坐標軸名、單位,在軸上每隔一定相等的間距按有效數字位數標明數值;
、蹐D上連線要是光滑曲線(或直線),連線時不一定要通過所有的數據點,而是要使數據點在線的兩側合理的'分布;
④在圖上求直線的斜率時,要選取線上相距較遠的兩點,不一定要取原來的數據點;
、葑鲌D時常設法使圖線線性化,即“化曲為直”。
3.平均值法:將測定的若干組數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測量次數.必須注意,求取平均值時應該按原來測量儀器的準確度決定保留的位數。
4.逐差法:這就是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計算加速度時用到的方法,這種方法充分利用了測量數據,具有較好的取平均的效果。
(五)有關誤差分析的問題
要求認識誤差問題在實驗中的重要性,了解誤差的概念,知道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知道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偶然誤差;能在某些實驗中分析誤差的主要來源;不要求計算誤差。要熟練掌握常見實驗的誤差情況及分析方法。
物理高一實驗總結4
1、實驗題一般是采用填空或是做圖的形式出現,這其中,如果是填空題,題目中的數值、單位、方向和正負號都要填全面。如果是作圖題,題目中的各種物理量、單位、各種儀器等都要考慮周全。
2、常規實驗題主要考察的是課本的實驗,近幾年來考察的比較多的就是實驗器材,原理,步驟,注意問題等,所以在解答常規實驗題的時候,這種題目考的比較細,所以考生要在細、實、全上下足功夫,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3、設計型的實驗著重考察的是實驗的原理,要求學生們申請題意,明確實驗的目的。所以考生們在復習這類實驗的時候,一定要著重注意四性,即科學性、安全性、準確性、簡便性。如果是設計電學實驗,安全性一定是擺在第一位的`,同時還要盡力的減小實驗的誤差。
4、一般高考物理試卷中,實驗題會考兩道,大多數情況是一道電學實驗,一道力學實驗。高中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力學實驗共8個,電學實驗7個。而且高考實驗題的一個規律是,上一年考過的實驗,接下來幾年肯定不會再考。每個實驗都會有幾個考點是固定的,就是無論怎么出題,都離不開這幾個知識點,所以這些知識點的掌握,也是實驗提得分的一個技巧。
物理高一實驗總結5
一、選擇合適的演示實驗,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這一特點決定了它自身的優勢,教師可以利用一個簡單有趣的課前小實驗來引入新課的學習,可以利用有趣的實驗形成規律、新概念,可以運用合適的演示實驗鞏固深化已學的知識,還可以利用物理知識來做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些都是演示實驗在屋里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是其他教學方法所不能達到的。那么,怎樣在物理課堂中選擇和是的物理演示實驗呢?這就成為了物理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個重要的問題,由于每個實驗的作用、原理、操作方法都不同,那么反應的問題、產生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選擇合適的屋里演示實驗。
首先,根據演示時段來確定所要用的實驗。有的實驗是驗證性的,而有的實驗則是觀察性的,在不同的教學時段,可以選擇不同的實驗進行課堂演示。比如在引入新課時,演示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接下來要研究的內容產生興趣,那么這個時候的演示實驗就不宜太過復雜,只要物理現象明顯,引人入勝、發人深省即可;而對于形成概念、演示規律的實驗,則要求實驗條件明確、觀察對象突出、結論清晰、邏輯性強;深化鞏固型的實驗就要求實驗條件改變要有代表性、實驗要有一定的深度,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深化、記憶。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演示實驗要達到何種目的、要在何時進行演示,這樣才能夠根據以上要求選擇何時的演示實驗。
其次,演示實驗要結構、操作簡單。演示實驗是再課堂上進行演示的,它要達到的目的是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使他們在認真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思考、總結。如果演示實驗太過復雜、操作過于繁瑣,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把大部分的注意力只放在了對儀器的觀察、操作的探討上,而忽視了實驗原先要達到的目的,忽視了應該被重視的實驗現象。因此,演示儀器只要效果明顯,不失科學性,那么越簡單越好。例如,比熱的演示實驗,課本中介紹的方法,結構復雜、實驗時間長,另外用兩盞酒精燈分別加熱使兩燒瓶受熱相同難以控制?筛挠脙蓚250毫升鹽水瓶,分別注入質量相同的煤油和水,塞緊皮塞,再將注有一段紅色水的一次性透明輸液管兩端穿過皮塞插入瓶內,使紅色水柱在透明輸液管的中央。演示時只要將熱水瓶里的開水倒入臉盆里,再將兩鹽水瓶同時放入臉盆中,即可看到紅色水柱向注有水一側的瓶子移動,說明煤油受熱后溫度上升的快。再例如,用橡皮套把醫用針筒的細孔封住,再在活塞頸上拴上短線,掛上鉤碼并增加其個數,即能代替馬德堡半球和抽氣機演示大氣壓強,這樣要簡易方便得多,而且現象明顯,學生易于觀察。
再次,課堂演示實驗要現象明顯且直觀形象。演示實驗要力求現象清楚、明顯,這正是演示實驗教學的基本困難所在。首先要求儀器要足夠的大,方便每個學生都能夠看到,即使儀器不宜太大,也要利用其它儀器來增加其“可見度”。同時,在實驗過程中,現象要顯著,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一定的物理規律,這樣就達到了演示實驗的目的。而直觀形象的演示實驗可用一句話來總結,即“千言萬語說不清,一看實驗就分明”。例如,顯示三角支架中的受力方向問題,可用以下實驗來演示:實驗器材為鉛筆、細繩、砝碼。實驗過程中只要按右圖所示進行實驗,就可明顯的根據手掌被鉛筆扎的深度以及鉛筆的傾斜角度來判斷出三角支架中的受力問題。學生看到了這種直觀形象的實驗后,就立刻明白了三角支架中的受力方向問題。
最后,要選擇安全性較高的演示實驗。這一點是教師在演示實驗的選擇過程中最易忽略的一個問題,在課堂演示實驗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特別是牽涉到電、火的實驗中,如果教師在演示過程中不注意安全問題,很容易使學生產生不好的印象,以至于對物理實驗有恐懼心理,不利于之后物理教學的開展。因此,在同等實驗目的的幾個實驗中,要選擇安全性最高的實驗來進行演示,也是選擇演示實驗的一個重要要求。
二、優化演示實驗方案設計,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在已經選擇了合適的演示實驗的基礎上,就要對實驗方案進行設計,即在課堂演示時教師應如何利用實驗儀器、實驗現象、實驗結論來說明物理問題。首先要分析、歸納實驗設計的思想,以及要解決的問題;再在次基礎上分析、判斷此實驗是否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最后進行歸納,形成完整的設計方案。
首先,要選題。明確實驗原理,進行一個總體設計,這就必須要從教學目標、教學要求以及具體實驗和學生實際要求出發,究竟演示實驗要達到什么目的、在何時進行演示。這個過程就可以總結為選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實驗方法與實驗方案的比較和選擇。一個實驗往往有多種不同的'實驗方法,這些方法都依據不同的實驗原理,可用于不同的教學階段,服務于不同的教學目的;同樣,對于同一種實驗方法,也可采用不同的實驗方案。其次,要制定明確的實驗目標。選好題目之后就要根據教學要求,制定明確的實驗教學目標。這個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知識,包括物理知識、實驗知識、實驗研究方法的掌握等,不能夠超出學生的知識范圍;還要結合學生的自身能力,包括實驗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實驗操作能力,演示實驗也不能夠超出學生能力范圍之外;最后就是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素養等,例如對于初中生,可能他們更注重與趣味性,而告終生相對而言則比較注重知識性,教師就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身心特點發展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實驗教學目標。
最后,演示實驗方案的設計要與教學模式相結合。教師根據教學模式,確定實驗方案的設計思路,比如,探究性實驗應該與探究性教學模式相結合,通過對實驗現象的探究對比,運用思維方法得出新概念,新理論;而以觀察為主的實驗則應與啟發性教育模式結合,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特定的實驗現象,總結出實驗結論,得到新概念。
以上只是在演示實驗方案設計中幾個最基本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應根據實際情況,自身特點、學生特性、學校條件等一系列因素,制定合適的演示實驗方案,“實踐出真知”,只有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才能夠不斷進步,進一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選擇合適實驗器材,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在選擇實驗器材時,可以選擇已有的實驗裝置或儀器,也可以自己動手,由教師自制實驗教具。不管使用那種實驗儀器,在選擇儀器的時候都應遵循一定的規律方法,這樣才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否則就會產生事倍功半的尷尬局面,既不利于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選擇器材前要先了解器材的特性,所選的實驗器材是否能夠達到實驗要求以及實驗目的,以及在實驗的過程中器材會出現那些突發問題,以便于在演示過程中避免問題的發生。在此基礎上盡量選擇簡便的實驗儀器,這與實驗的簡單明了是密切相關的,只有儀器足夠簡單,才能夠達到實驗操作簡單明了的要求;另外,還要結合上課環境、學校設施條件等來選擇實驗儀器。
在實驗器材的選擇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對原理的把握來改進儀器,這就要求實驗演示者對實驗原理充分理解。例如,靜電實驗我們一般認為比較難做,其實關鍵在于靜電電壓高而電量少。因其電壓高,通常所說的絕緣體在高壓下變成了導電體;因其電量少,電荷容易漏。從原理上進行分析,我們就可以找到改進靜電演示實驗的關鍵解決絕緣問題。只要對儀器進行簡單的改進就行了。其次,還要注意環境條件的影響。
盡量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實驗儀器,并且在演示前進行反復試驗。自己比較熟悉的儀器就會比較了解儀器的制作材料、構造,這樣在進行演示的過程中就會比較熟悉實驗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在進行實驗改進是也比較容易。另外,對于比較常見的東西,要注意發掘它的實驗價值,比如,針筒就是實驗中的寵兒,利用它可以做很多演示實驗,其中包括驗證大氣壓的存在等。
四、總結
以上就是中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的幾個問題,這些只是筆者的一己之見,其中也借鑒了資深教師的一些寶貴的經驗,總之,中學物理演示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做好演示實驗就相當于做好了物理教學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應注意以上幾個基本的問題,從實驗選擇到方案的設計再到實驗器材的選取,都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才可以做的更好,才可以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物理高一實驗總結6
1、控制變量法:所謂控制變量,就是在研究某一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實驗結果的某一因素和條件加以人為控制,而不改變其它條件。若某兩次實驗只有某一條件不同,導致更后結果不同,則說明此條件影響了這次的實驗結果?刂谱兞靠梢哉f的上存在于我們每一個物理實驗中,掌握控制變量法更是我們做實驗的基礎。比如物理力學中在推導動能定理時,通過控制變量法證明了物體的能量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與速度呈正比。在做物理實驗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搞清楚哪些是變量,哪些是定量。
2、轉化法:在物理實驗在中,經常存在著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者不好測量的物理量,這時候就需要將它轉化為讓我們清晰明了的事物,在整個物理學的前進過程中,轉化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等效替代法:在高中的物理實驗中,我們常常為了問題簡化,就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另一個物理量,但不改變實驗結果。比如在電學實驗中,當我們需要一個大電阻但手邊沒有的時候就可以用多個電阻代替。等效替代法中更重要的就是等效二字,等效指的是同一個實驗中,它們產生的效果是相同的。如果同學們能熟練運用等效替代法就意味著已經對這個實驗有了一定理解。
物理高一實驗總結7
一、本期完成的實驗
1、演示實驗:本期認真完成了平拋運動,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運動的合成與分解,自由落體運動,向心力,動能,機械能守恒定律等實驗
2、學生實驗:認真完成了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等實驗。
二、達到的實驗效果
1、初步培養了學生遵守實驗室規則和愛護實驗儀器的'良好習慣。
2、通過演示實驗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初步的觀察能力,通過學生實驗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通過實驗培養了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和物理規律的理解。
三、存在的問題
1、有較多學生學習態度差,學習習慣差,不愿動手,實驗態度也差。
2、驗證平拋運動這個實驗,實驗室的器材配備與教材的不同,導致實驗方法和過程都不同,結果實驗好做而實驗題不好做。
二0xx年六月十八日
物理高一實驗總結8
本學期在物理教學中總共做了11個物理實驗,六個演示實驗,五個學生分組實驗,經過本學期的實驗,學生對于打點計時器使用,以及紙帶的處理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初步掌握了用圖像法處理實驗數據。通過本學期的實驗,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首先,演示實驗:萊頓瓶放電演示實驗,陰極射線管內電子偏轉試驗(萊頓瓶3,陰極射線管3),在學生的第一節課進行演示,讓學生看到物理的神奇之處,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使學生的第一節物理課生動活潑。
學生分組實驗: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律.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能根據紙帶計算物體運動的瞬時速度.會用描點法描繪物體的速度一時間圖象,并從中獲取物理信息,能根據相關實驗器材,設計實驗并熟練操作.會運用已學知識處理紙帶,求各點瞬時速度.會用表格法處理數據,并合理猜想.巧用vt圖象處理數據,觀察規律.掌握畫圖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簡潔語言進行闡述.初步學習根據實驗要求設計實驗,完成某種規律的探究方法.對打出的紙帶,會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點的瞬時速度.初步學會根據實驗數據進行猜測、探究、發現規律的探究方法.認識數學化繁為簡的工具作用,直觀地運用物理圖象展現規律,驗證規律.通過實驗探究過程,進一步熟練打點計時器的應用,體驗瞬時速度的求解方法.通過對小車運動的設計,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并鍛煉其思考的`全面性、準確性與邏輯性.通過對紙帶的處理、實驗數據的圖象展現,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能使學生靈活地運用科學方法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創新意識.在對實驗數據的猜測過程中,提高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在對現象規律的語言闡述中,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體現了各學科之間的系,可引申到各事物間的關聯性,使自己融入社會.通過經歷實驗探索過程,體驗運動規律探索的方法.
學生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探究合力的計算方法。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精神.培養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演示實驗,直觀的讓學生看到物理現象,從而更加深刻的了解物理原理、物理規律。
總之,通過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探究實驗,激發了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研究方法,使學生讓成了正確的實驗數據處理方法。
【物理高一實驗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物理實驗教學總結范文09-26
分享物理實驗考點的總結07-29
大學物理實驗總結10-21
初中物理實驗總結范文08-23
物理實驗工作總結02-21
高二物理實驗總結07-28
高中物理實驗的總結08-07
物理小實驗02-29
高中物理實驗的總結范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