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市城管志愿者協會的組織協調作用,發動市民積極參與城市管理,開展城管宣傳、文明勸導、環境清潔和市容監督等工作,探索出一條專業隊伍管理與市民自治相結合的常態化的城市管理道路。
一是開展體驗活動。開展“城市管理我體驗”、“環衛工人我體驗”等活動,幫助群眾了解城管工作內容、職業特點,引導市民群眾理解城管、支持執法。
二是完善招募制度。采取日常招募、活動招募、網上招募、定向招募等形式,吸引普通市民及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等社會組織加入協會。目前,協會有單位會員30多家,個人會員5萬多人。
三是健全管理體系。完善志愿者協會組織架構,形成了“市暨區(縣)建立城管志愿者協會、街道建聯絡站、社居委設服務隊”的“四級網絡”。制定協會職責、工作流程、財務管理等制度,設置“城管知識宣傳員、城管執法協助員、城市管理監督員、文明意識倡導員、公共設施維護員、方便市民服務員”六大崗位。
四是實施服務培訓。以普及城管知識、傳播志愿者精神、提高服務技能為重點,把培訓成果貫穿于實踐活動之中,在田家庵區、潘集區開展了3期城管志愿者大講堂,培訓城管志愿者骨干余人次。
五是建立激勵機制。將城管志愿者每次服務時間和服務次數及時、準確地記錄,以此為依據,評選全市“十佳城管志愿者”,開展城管志愿者“愛我家鄉景,暢游五彩城”旅游活動及夏季向城管志愿者“送清涼”活動,傳播志愿者精神。
六是加強活動策劃。每月組織開展一次大型志愿者服務活動,萬人上街服務市民。同時,以社區服務點為單元,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經常性活動,對社區居民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圍繞春節、元宵節等中華傳統和國慶節、中國豆腐文化節等重大節日,組織大規模項目式城管志愿服務活動。
七是打造服務品牌。開設了城管志愿者協會網站、官方微博、qq群,并利用主流媒體、公交站臺、戶外廣告牌、電子顯示屏等設施開展宣傳活動,展現淮南城管志愿者風采;運用志愿者自身鮮活事例、真實感受,教育群眾,引導群眾,化解群眾對城管執法的偏見。
(七)強化監管,城市道路管理市場化工作水平有效提升
進一步落實“文明、親民、勸導、服務”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能動作用,鞏固提高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培訓。通過把源頭、抓集訓等方式,以行為規范、勸導能力、文明意識為核心,加強文明勸導員日常教育培訓。先后為200名新進文明勸導員開展崗前培訓,利用雨雪天氣開展全員集訓和骨干培訓20次。
二是加強對接。每周召開城管部門和市場化公司對接調度會,加強了市場化公司與城管部門的溝通,初步建立了問題反饋機制,解決一批熱難點和久勸無效難題。
三是加強監管。嚴格依照《文明勸導員考核標準》,對在崗履職、規范著裝等方面進行指導考核。堅持隨機考核、抽查考核和“兩薄”考核相結合,重點加強對撿拾垃圾、堆放雜物等日常問題的考核。
(八)提升形象,和諧城管建設再譜新篇
面對當前城管“妖魔化”的社會輿論現實,我們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拓展宣傳陣地,創新宣傳形式,突出形象宣傳,加強社會宣傳,堅持從市民群眾廣泛關注的城管熱點難點問題入手,著力提高宣傳檔次,力求宣傳力度、深度、廣度的新突破,盡快形成“報紙有文章、電視有圖像、電臺有聲音、簡報有消息、網絡有資訊”的常態化宣傳和市民“看到城管行動、理解城管工作、參與城管活動”的良好局面。
一是深入開展社會宣傳。大力推進公益廣告進“工地圍墻、公交站臺、城市空白廣告位”活動,確保城市管理公益廣告在戶外廣告中占有相應比例。積極協調各電子顯示屏產權單位,確保電子顯示屏按照要求開展大型活動宣傳和發布一定數量的城市管理公益廣告用語。
二是著力強化新聞宣傳。積極向中央、省主流媒體提供正面、深度宣傳報道素材,力爭多上稿、上好稿、上頭版、上頭條。主動加強與《淮南日報》、《淮河早報》及淮南廣播電視臺《淮南新聞聯播》、《今晚800》欄目的聯系與合作,積極向媒體提供新聞線索和新聞稿件。全面加強《今晚800——宋哥上街》電視欄目和《城管在線》廣播播報的品牌塑造,提升兩個品牌欄目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與今晚800新合作推出專欄《城市視線》發揮新聞媒體監督作用,建立群眾舉報投訴媒體追蹤報道機制,推動重點難點問題解決。
三是大力開展文明執法教育。在全市一線執法人員中集中進行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的教育,重點進行行政執法科學理念教育、法制教育、規范行為準則教育、素質提升教育,重申“五條禁令”,同時強化執法監管,加強指導與監督,建立行政執法責任制,責任到人,有效提高了執法隊伍素質。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我們的工作與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標準還有很大差距,主要體現在:一是管理體制方面仍然存在“腸梗阻”,街道辦事處、社居委仍未能履行城市管理職能,機構、人員、經費沒有保障。二是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未能真正落實,街巷、住宅小區、居民庭院、樓道臟、亂、差現象不同程度存在。三是重點行業長效管理機制仍未建立,主次干道機動車修理業、洗車業、加工業、小餐飲業、廢品收購店隨處可見,占道經營現象屢禁不止,影響市容環境。四是城市管理考核獎懲體系不健全,《市數字化城市管理考評辦法》規定的保證金制度未落實到位,考核獎懲金額較小,獎懲制度的激勵和約束作用未能充分發揮。五是市政、園林、市容、環衛分屬不同部門,在日常作業、管養、維護等方面各自為戰,缺乏統籌協調,無法形成“四位一體”的管養模式,制約了綜合市場化運作實施。
三、2014年工作謀劃
2014年,我們將繼續圍繞全市重點工作,以改善城市環境為目標,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為載體,以強化日常監管為手段,積極推動“屬地管理、重心下移”,打造更加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認真落實屬地管理原則。積極推進重心下移、屬地管理,合理界定市、區、街道(鄉、鎮)和社區四級的管理職責,強化市級的宏觀決策、統籌協調、監督考核功能,明確區政府的責任主體地位,推動解決街道(鄉、鎮)、社區在城市管理中的事、權、人、錢等問題,推動建立和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管理體制。
2、大力開展重點難點問題整治。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與各相關部門加強配合協作,大力開展夜市排檔、機動車亂停放整治工作、工程車輛運輸安全、拋灑焚燒冥紙、違法建設、戶外廣告等整治活動,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實施辦法》,努力解決城市管理難點問題,構建長效管理機制,營造更加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
3、穩妥推進生活垃圾直運試點。在目前生活垃圾直運小范圍試點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范圍,逐步取締試點區域內單位、市場、道路和小區內的垃圾池(房),設置適宜的標準垃圾桶;改造和新建現有垃圾中轉設施,實現試點范圍內的生活垃圾桶裝直運。
4、著力推進城市管理市場化運作。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與的模式,加快推進城市道路管理市場化向山南新區、經濟開發區、八公山區等區域擴展。繼續推進環衛體制改革,把環衛保潔作業、“三亂”廣告清理等全面推向市場。探索把文明勸導服務、環衛清掃保潔、數字城管信息采集等項目進行一體化招投標。全面落實城管環衛作業市場化管理考核工作。
5、深入開展城管志愿服務活動。指導市城管志愿者協會加強組織協調,完善組織架構,強化對縣區協會的引導、督促,真正形成市設協會總部、區設協會辦事處、街道設協會服務點、社區設協會聯絡站“四位一體”管理網絡。圍繞城市管理中心任務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城管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健全城管志愿者考核激勵制度,提升志愿者服務活動規范化、多樣化水平。
6、全面提升數字城管效能。結合“云海戰略、智慧淮南”建設,創新萬米單元網格、事部件管理法,進一步細化網格人員和涉城部門的工作職責、內容、標準和要求,建立健全“覆蓋城鄉、上下立體、發現及時、處置快速、監督有力”的城管模式。編制數字城管三期建設方案,推動“數字城管”向“數字城市”轉變。
7、認真落實常態化監督考核。在總結現有考核辦法利弊的基礎上,細化、擴大、完善考核項目,建立更加科學、客觀、公正的考核評估體系;依托數字城管信息化手段加強過程控制,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監控,做到管理有目標、有考核、有獎懲;建立常態化的教育培訓制度,提高隊伍的職業素養和業務素質,形成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機制。
8、協調推進城市管理立法工作。加強與市人大、市政府法制辦等部門的協調聯系,做好《市城市管理條例》的宣傳實施工作,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同時,做好城管志愿服務、餐廚垃圾處理、違法建設問責等立法項目的申報、調研工作。
9、健全完善環衛機械化作業。科學配置管理力量,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增加清掃車輛出勤車次,提高機械化作業率。進一步完善“5+1”機械化作業模式,把機械清掃、降塵、高壓沖洗、護欄清洗、洗掃吸水和人工保潔結合起來,提高清掃保潔機械化效率,實現保潔工作無縫隙、無盲區、全覆蓋。
10、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快西部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確保明年全部完工。加快建筑垃圾處置項目建設,推動餐廚垃圾收集處理項目實施,開展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回收試點工作,促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回收。按照市政府安排,開展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為市民提供便捷、環保、健康的出行模式。
11、強化文明執法教育。實施全方位、立體化宣傳,爭取廣大市民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堅持宣傳教育和嚴格管理相結合,提高城管和環衛工作人員素質;堅持以人為本,推進柔性管理,避免、減少、化解與執法對象之間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