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按兵不動的故事

    時間:2021-05-30 13:38:03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關于成語按兵不動的故事

      【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

    關于成語按兵不動的故事

      【典故】偃然按兵不動。 《荀子·王制》趙簡子按兵而不動。 《呂氏春秋·恃君覽》

      【釋義】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xiàn)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時機不成熟的時候貿然行動是要付出代價的。

      【用法】作謂語、定語;多指接到任務后不肯做

      【結構】兼語式

      【近義詞】以逸待勞、裹足不前

      【相反詞】雷厲風行、聞風而動

      【同韻詞】誑時惑眾、興戎動眾、省吃細用、言必有中、一心兩用、厚棟任重、恩威并重、行師動眾、調詞架訟、欺世惑眾、......

      【邂逅語】下象棋不走卒

      【年代】古代

      【燈謎】休戰(zhàn)

      【造句】在探清敵人的`虛實之前,我軍還是先按兵不動。

      【故事】:

      春秋末期,諸侯爭霸,弱肉強食,位于晉國東部的一個弱小國家——衛(wèi)國,長期以來受著強大晉國的壓迫,苦不堪言。這個時候衛(wèi)國的國君——衛(wèi)靈公,毅然投靠了與晉國同樣強大的齊國,締約結盟。這種做法令當時晉國的執(zhí)政卿趙鞅十分惱怒,集結大軍準備討伐衛(wèi)國,大軍出發(fā)前,趙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衛(wèi)國,暗中調查衛(wèi)國內部的情況,并約好在一個月后回來報告,可是,一個月,兩個月很快過去了,史默仍舊沒有消息,趙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況,晉國內部也開始議論紛紛,史默已經(jīng)被衛(wèi)國殺害,不可能再回來了。況且衛(wèi)國只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不如干脆出兵,一舉擊破,趙鞅否定了這種說法,他認為衛(wèi)國之所以敢背叛晉國投靠齊國,一定已經(jīng)做好了十分充分的準備,貿然進攻,會使晉國損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聽消息回來之前,決不能草率采取行動。就這樣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終于回來了。趙鞅問他:“為什么耽擱這么長的時間呢。史默答道,經(jīng)過六個月的觀察,衛(wèi)靈公很有才干,國內賢臣很多,人民擁戴,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如果我們要依靠武力使衛(wèi)國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經(jīng)過這半年來,還是尋找不到衛(wèi)國的弱點,所以我只好回來了。趙鞅聽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暫時打消了攻打衛(wèi)國的念頭,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成語按兵不動的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按兵不動07-27

    按兵不動成語故事07-21

    按兵不動的成語故事02-14

    按兵不動的出處與成語故事10-18

    按兵不動成語故事5篇04-22

    高考成語素材:按兵不動09-05

    成語故事的成語03-06

    成語的故事06-15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6-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 |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精品亚洲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 午夜在线视频网址亚洲 | 最新理论片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