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傳統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傳統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傳統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用這句話來形容今天的天氣最合適不過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大家都會去掃墓,當然,我也不例外。
天空下著蒙蒙細雨,我乘坐著汽車,準備和父母一起去掃墓。不一會兒,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由于**的墓在山上,所以我們不得不步行上山。一手拿著掃墓用的紙錢,一手拿著雨傘的我,心情凝重地上山了。雨后的空氣非常新鮮,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清香。沿著樹林小徑,我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欣賞著風景。春天到了,山上的杜鵑花開了,紅得像火,粉的像霞,美麗極了。
不知不覺的,我們就到了**的墳墓。一看就是好久沒打掃,墳墓上都長滿了雜草。我的媽媽拿起了掃把,清掃地上的塵土。我隨手摘了幾朵杜鵑花,放在了**的墓前,希望她在天之靈能夠感到開心。打掃完后,我的`媽媽點燃了香,然后給每人一根,讓我們祭拜**。我拿著香,拜了拜,就把香插在了土堆上。接下來就是燒紙錢了,我的媽媽生起了一堆火,我迫不及待地拿著紙錢,準備把它扔進火堆里。我小心翼翼地扔著紙錢,生怕把手燙傷了。最后爸爸點燃了鞭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這也意味著掃墓結束了。
我們慢慢悠悠地下了山,到了山腳下。一棵棵茶花樹,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匆匆忙忙跑了過去,摘了一朵茶花,細細的聞了一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那一朵朵鮮艷的茶花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清明節,一個莊嚴而又快樂的日子。
清明節傳統作文2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一個傳統的節日。說起清明節,就不得不說清明果。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就會早早地起床,到野外踏青,折柳枝,順便找一種叫“茗”的野草(鼠曲草)。回到家里,爸爸給我編了一個柳帽,又在門上插上楊柳枝,我感到很好奇,為什么要把柳條插在門上呢?爸爸說:“插柳和吃清明果都是為了紀念古代的一位賢人介子推。”
據說當年介子推為了明志守節,不肯出山,最后被焚身在大柳樹下,第二年,一同被燒的柳樹居然死而復生了。從此以后,家家戶戶在清明節都要戴柳帽、插柳條,以此紀念介子推。
要做清明果了,奶奶把摘來的“茗”清洗干凈,和糯米粉揉成面團,媽媽在廚房剁肉餡,接下來就該爸爸和爺爺上場了。他兩輪流上陣,不停地在石臼里舂打,直到糯米團變得翠綠翠綠的才停手。
這時候,媽媽把調好的餡料端了出來,全家人齊動手,包清明果……
夕陽穿過窗前的大樹,灑進斑斑點點的日影。一家人忙碌了一天,清明果終于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塊,頓時燙得我齜牙咧嘴。爸爸笑著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晾涼了你再吃。”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一邊吹氣一邊吃。清明果軟軟糯糯的.,很彈牙,那種味道美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全家人一邊吃著清明果,一邊天南海北地聊著,其樂融融,沉浸在快樂的時光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想,叫人“斷魂”的不該是酒,而是美味的清明果吧。
清明節傳統作文3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xx。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干干凈凈。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后,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后,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后,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xx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xx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xx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傳統作文4
春天萬物復蘇,花兒們露出了自己嬌艷的小臉蛋兒;泉水唱起了叮叮咚咚的歌兒;風兒輕吹,叫醒了睡夢中的小動物們。春天來了,我們也迎來了一個重要的節氣清明節。
去年的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去給祖先們上墳。外婆說要帶我去看看我的阿太們的家,我很好奇:他們的家是什么樣的?原來阿太們都住在高高的.山上,那里還種著很多松樹和樟樹。走近看,才發現家有大有小,有些家門口還站著威風凜凜的石獅子。我們每年都會帶上很多的裝飾品去裝飾,讓老阿太們住得更舒服。
來到墳墓前,外婆就拿出了她提前準備好的食物,有燒好的菜、饅頭、水果、酒。外婆一邊把吃的放到墓碑前,一邊輕輕叫著阿太們,然后端起酒杯慢慢撒在阿太墓碑前。我問外婆為什么要撒酒呢?外婆輕聲輕氣地說:老阿太們都喜歡喜歡喝酒呢。等老阿太們吃飽了,我第一個沖了過去,雙手合十,跪了下去,心里默默地想:老阿太們保佑我今年考個好成績!
清明節這一天,不僅我們大家可以團圓,就連老阿太們也能喝酒、聊天、吃外婆精心準備的食物。外婆說:每年都要來看看老阿太們,讓他們知道我們沒有忘記他們,這樣他們也會保佑我們平安健康的!
清明節傳統作文5
我們都知道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所以,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xx。”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歷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打馬球、蕩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游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傳統作文6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于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所以,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歷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打馬球、蕩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游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傳統作文7
春天已經悄悄地來到我們身旁,它無處不在,今天我要來尋找春天。
今天上午,我來到花園,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把我引進了花叢中。我看到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金黃的菜花。在暖暖的春風中花枝招展,爭奇斗艷,山林中,竹林蒼翠,樹木茂盛,時而聽到鳥兒清脆地啼叫,路邊許多不知名的野花好奇地探出頭來,像在歡迎我們地到來。好一幅春天的美景啊!
我仔細得看了又看,發現菜花的生命才很頑強,有些人會感到吃驚,那平日里最不引人注目的菜花,居然生命力會這么頑強?因為菜花如果連根拔起了,枝葉就枯萎了,但是花還是不會死,花朵還依然可以開放,而且開放得鮮艷美麗,真是令人佩服。
走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紫荊花的地盤,人人都知道紫荊花是紫色的,可是我看到的卻不是這樣,有幾株紫荊花是粉紅色的,為什么呢?媽媽告訴我,因為紫荊花一開始的時候,顏色很鮮艷,過了幾天,顏色就漸漸淡下去,變成粉紅色。
再往里走,又是另一種風景,一行行的杜鵑包含苞欲放,那可愛的'花骨兒正用力地推開沉重的大衣,就好象蛋里的小雞急著想出來,來為我們提供美麗的環境和新鮮的空氣。
啊!春天你是多么的美麗,你是多么的優雅,我想讓春天永駐人間。
清明節傳統作文8
其實我也多想駐足,漫步到那無際的花海中去啊。
但是還有任務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來沿途會遇見更多的春景。下了車,一棵桃樹,終于來到我的眼前,粉紅的花兒,已經被昨日的雨澆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個個含羞嬌美的女子,紛紛投來盈盈的笑意。
我走在記憶中的崎嶇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個山陵,兩旁仍是一年四季清麗的草兒,還有點點細細羞羞的小小野花。淡淡的紫色花朵,黃色的'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叢叢,散落在草兒之中,交相輝映,一片繁盛景色。這里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路邊有一些棉菜,說是可以做清明團子的東西。在綠葉外面好像是裹了一層絨毛,這樣看上去好像是銀白色的,綠葉之間的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是黃色的。我彎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么柔軟,那么嬌嫩。我們埋頭摘棉菜,雖說不是滿載而歸卻也已是收獲不少。
一下子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經歷了一年的風吹日曬,這里布滿了雜草和一些蜘蛛網。大家都動起手來清理,我看自己幫不上什么忙,罷了,還是去看看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松軟的泥土上,一種不知名的花兒映入眼簾,是白色長條的花瓣,花朵不是很大,卻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后來知道說這種花是可以止血的。祭奠過后,我們就帶著一路春色準備啟程回家了。
清明節傳統作文9
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到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
在中國個個角落都有不同的習俗。而在濮陽也有一些習俗。在大街小巷,都會有攤販出來賣金銀元寶和紙錢,據說這個錢是給死去的先輩燒的。在古色古香的古城路上,只要是清明節又會有人出來燒香。而且,許多單位都會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緬懷先烈,祭奠英雄。很多人回老家祭祖,就是先點香給祖先磕頭,然后將準備好的元寶和紙錢燒在祖先旁邊,意思是給失去的親人送點錢,寄托對他們的思念,讓他們安息。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思緒,我在想:先輩啊,你們在天之靈好好安息吧!我們這些做子孫的一定把家園創造的更加美好!
清明節傳統作文10
早上我起得很早,我馬上就開始穿衣服,褲子,洗漱,吃早飯了。但是在吃早飯以前,我看見媽媽和奶奶都在干活,還看見他們把椅子擺成了一個圓形。我就走到他們面前問,你們為什么要把桌子擺成圓形呢?他們回答說:“馬上就要過清明節了,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我就說:“好的。”媽媽看我幫不上忙,先送我去茅盾廣場的外公家。我就打開電視,盯著電視看了兩個小時,妹妹在邊上自己玩。吃完午飯后又看電視,外婆一邊叫我一邊關掉電視說:“休息一會兒吧,你這么盯著電視看,會傷害眼睛的。”我回答說:“好吧,我以后會注意的。”
后來媽媽馬上就把我送到御江南,不只是我,還有外公外婆都被送去御江南了。在吃飯之前,一家都在過節祭拜祖先。除了祭拜,還把紙錢點著火放到桶里,說是給祖先的錢。過了一會兒,大家都去吃晚飯了。而我卻在玩兒,其實剛才的那個火沒有滅,還有一點點火,然后我就用裝水桶裝了一桶水,把水倒到桶里面,火就滅了。媽媽說:“過兩天我們還要去上墳,要到祖先的墳上拔草、燒紙錢,再祭拜下,懷念先人,這是清明節的`習俗。”我說:“好的,那你們去吧,我要上學和寫作業,去不了。”媽媽贊同我的話,讓我早點洗洗睡了。
清明節傳統作文11
我最愛的傳統節日是清明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人們在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祖先,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同時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回老家,跟著大人們一起做清明餅,并帶著清明餅去山上祭祖掃墓。說起做清明餅我可喜歡了,做清明餅要先摘青,青是一種叫鼠曲草的植物,長在田野里,我們帶上籃子,去田野里摘青,把籃子摘得滿滿的,我們就回家把青洗干凈,接著將青放進開水里煮五分鐘,撈出來放進榨汁機里打成糊。再把它放進盆里,加上糯米粉和白糖,放在一起揉,揉成軟軟的綠色大糯米團,然后按照模具大小搓成一個個小圓形,把它按進卡通模具里,用力敲出來,砰的一聲,一個卡通清明餅就好啦!最后把卡通清明餅整齊得擺在粽葉上,放進蒸籠里,蒸十分鐘,可愛的'卡通清明餅就完成了!我很喜歡吃清明餅,因為他吃起來甜甜的,糯糯的,可好吃了!
清明節還要掃墓。我們要去祭祖,可我們這家不太一樣,我們祭祖完還要去看小果凍,她是我舅舅的小孩,也就是我表姐。她幾年前因為生病去世了,每到清明節,我們都去看小果凍,我十分想念她。
我喜歡清明節,因為可以吃到地道的傳統美食,還可以掃墓祭祖、緬懷親人。
清明節傳統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讓我想起了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
一大早我們一大家子人就出發了,爸爸說:“我們早點出發,晚了怕路上堵車。”“為什么?”好奇地問。“因為大家都要去祭拜自己的先祖,人多車也多啊!”爸爸邊開車邊回答我。一路上到處都是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粉紅色的桃花,嫩綠的枝芽,一片春天的氣息。耳邊不時傳來劈里啪啦的鞭炮聲……
終于到了,下車還要走一段山路,大伯挑著擔子,兩邊都是祭祖的物品,琳瑯滿目的美食,看著我想吃。
去掃墓的`路有點遠,大約走了30分鐘,終于到了太祖太婆的墓地。樹枝樹葉雜草顯得有些零亂,大人們忙著除草,把祭臺上的灰塵打掃干凈,還在墳頭上添土,爺爺砍了根樹枝插在上面,奶奶、媽媽、大媽把籃子里的祭品拿出來,一一擺在上面,點上蠟燭和香。我們孩子都去找竹筍了,一會兒就叫:“找到了,找到了,快來。”鋤頭就放在邊上,可是我們力氣小,拿不動,更別說挖了。“你們兩小孩快過來拜拜!”奶奶叫我們了。奶奶拜的時候嘴上一直在說到什么,輪到我了,我在祭拜的時候心里在說,一定要讓我的學習變得更好。
倒酒祭拜三次,奶奶把事先準備的紙錢燒起來,爸爸和大伯開始排放鞭炮,隨著鞭炮聲,一年一度的祭拜就這樣結束了。
清明是祭拜祖先,懷念逝去的家人的日子。
清明節傳統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清明》中的詩句。清明節這天下起了雨,又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所以,行人就會“欲斷魂”。
今天就是清明節,早上下起了蒙蒙細雨,細雨如紗,如霧,如泣,如訴。大地變得朦朦朧朧,宛如仙境一般。我們開車來到山上祭祖,山路蜿蜒曲折,道旁的花花草草是多么精神。那些高大的樹木,葉子寬大而又碧綠,像一把把巨大的傘,遮掩著樹下的花花草草;一朵朵映山紅藏在樹下的灌木從中,像一位位害羞的小姑娘;樹上還長著一些桃花,雨點打過,紅艷艷的桃花在春雨里頻頻點頭。
祭完祖先,我們回到了家中,開始做清明馃。我們將摻了艾的面團揉成碗形,再往里面放豆沙,最后捏形。我也學著做了一個,我把面團捏啊捏,哎呀,面團變成了一張皮!婆婆告訴我,食指按住底部,大拇指托住外面,往上捏,嘿,一個碗形出來了。我往里面放了點豆沙,將它捏出三角,再按下去,一個清明馃,就變到了我手里。我們的清明馃,有的.全身裹著米,雪白雪白的;有的像一個元寶;有的像一個小包子……看看這個,很好看;看看那個,也很好看。最后,我嘗著自己包的清明馃,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
清明節真是一個讓人又悲又喜的節日!
清明節傳統作文14
今天是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掃墓節日。
中午,我和爸爸媽媽到市場上買了一束鮮花后,就上了秀山,在蒙蒙細雨中,我們走過彎彎的臺階,來到了烈士墓,首先,映入眼簾的墓碑上,刻著醒目的大字——張盾烈士墓,通過碑刻上的文字,我知道了張盾叔叔原名叫張儒珍,19xx年出生于河北省束鹿縣周家營村,19xx年,張盾叔叔參加了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xx年底,張盾在通海縣楊廣區指導征糧工作時,慘遭土匪殺害,犧牲時年僅xx歲。是我們通海縣解放后的首任縣委書記。
我們一家人靜靜地站立在張盾叔叔的墓前,獻上鮮花,深深地三鞠躬;默哀三分鐘,一同來掃墓的還有許多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他們都手捧著鮮花,向烈士鞠躬,致哀,漸漸地烈士墓前的鮮花堆得像座小山似的。
在下山的路上,我心里在想,無數革命前輩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們的光榮傳統,好好學習,不斷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成更加強大的現代化國家,只有這樣,才不辜負先烈們的期望。最后,我寫了一首詩來表達我對先烈們的思念之情:清明時節雨紛紛,扶老攜幼去上墳。陰陽兩隔訴相思,望斷白云望斷魂。
清明節傳統作文15
清明節前一天的早上,我、爸爸、媽媽、鄰居鵬鵬和爸爸的一些好朋友,相約共同去思念果嶺山水踏青、燒烤。
在去郊外的路上,我發現有很多人在賣燒紙和鞭炮,還有一些人在田地里燒紙。媽媽告訴我明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很多人在燒紙掃墓思念故去的`親人。因為明天是清明節,天氣也晴空萬里,正是出行踏青的好時節,所以公路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汽車在馬路上就像蝸牛在爬,根本走不動,無奈之下爸爸只好通知大家改去人比較少的豐樂園。
由于在路上堵車的時間較長,所以到豐樂園燒烤亭已經是中午,我們急忙準備烤架,生火、穿羊肉串和雞翅,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一會兒烤香腸,烤雞翅、烤羊肉串的香味便飄蕩在豐樂園的上空,直到大家吃得肚皮抗議才停下。隨后我們又去玩了一會兒游樂設施,由于人太多,爸爸就帶著我們來到了黃河邊,只見河邊的柳樹都長出了綠綠的柳絮,野菜從土地里露出了頭,油菜頭上也開出了漂亮的小黃花。我們在河灘上放風箏,玩泥巴,用蝦籠捉小魚和河蝦,在大自然中自由的玩耍,快樂的笑聲也一直回蕩在黃河的上空。
天漸漸黑了,我們迎著郊外溫和的春風,看著天空中明亮的星星意猶未盡地回到了家。
【清明節傳統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清明節的作文03-25
傳統的清明節作文04-29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作文06-19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作文(精選)07-08
清明節習俗_傳統習俗作文03-27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作文(精選15篇)04-07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作文(精選55篇)04-02
傳統文化清明節作文(精選45篇)04-14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作文(精選20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