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時過年作文(通用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兒時過年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兒時過年作文 1
天色漸暗,看著大街上漸次亮起的大紅燈籠和五彩斑斕的霓虹燈,心里默念著,新年又要到了。在這個社會高速發展的年代,雖然人們不再為過年的吃穿發愁,但心里總覺著在這個喜慶的節日里缺少了點什么。
記得小時候過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翹首以盼,期盼一年當中最快樂日子的到來。因為過年,可以肆無忌憚地去玩,可以穿上平時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可以吃一些平時很少吃的好東西。至于玩,也就是和村里的小伙伴滿村的瘋跑,沒有現在的電視、電腦。新衣服無非就是母親上街買塊布料,回家自己動手縫制,并不像現在的衣服花色款式繁多。吃的東西也只有如今看來再平常不過的雞魚肉蛋,沒有現在種類多樣的各種零食。但那時的感覺就是特別容易滿足,特別期盼過年。
在那個電視機還比較稀罕的年代,年三十晚上,有電視機的人家里總是被擠得水泄不通。雖然不太關心電視上放的是什么,好看不好看,去看電視圖的就是人多熱鬧。春晚的相聲小品,逗的人捧腹大笑,但笑得最開心的還是那時的孩子們。春晚結束,新年已至,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也隨之響起。對于我們這些異常興奮的孩子們來說更是睡意全無,總會三五成群的跑到外面再去玩一會,全然不顧漆黑的夜晚和坑洼不平的小巷。玩的那么開心、那么暢快!
大年初一是過年的高潮。一大早,孩子們便會一群一伙的走東家串西家去給長輩們磕頭拜年,摸著裝滿衣兜的花生糖果,滿臉都是幸福。在那個經濟還不寬裕的年代,能夠賺上幾塊壓歲錢,對于孩子們來說更是天大的喜事。總會時不時地掏出來看一看、數一數,去找小伙伴們顯擺顯擺。那種幸福快樂的感覺,現在的孩子是體會不到的。
隨著年齡漸長,工作的壓力和繁雜的瑣事,讓我們失去了對新年的期盼。但每當過年,兒時的記憶總會在腦海浮現。如今,我問兒子,你喜歡過年嗎?他說喜歡。我接著問為什么?他說,過年就放寒假了,不用再去上學,不用再去練書法、學鋼琴了,可以在家痛快地玩游戲、看動畫片了。兒子的回答不再期盼吃和穿,他所期盼的只剩下玩了,但他們的玩更多的依賴于電視、電腦和其他的各類電子產品。我們兒時對過年的期盼,過年時的熱鬧快樂,在他們身上已難覓蹤跡……
兒時過年作文 2
不知怎的,春節越來越讓我覺得淡而無味了。除夕夜煙花雖然絢爛奪目,可每年都是如此,也就沒什么稀奇了。
央視的春晚雖然是道大菜,可往往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至于吃的,穿的就更沒什么可期待的了。尤其是今年的春節,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索然無味的春節。或許是因為我已經是成年人了吧!歲月的磨礪讓我變得現實,生活的重負讓我身心俱疲。沒有期待,沒有希望的新年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的年味了吧!我不禁又懷念起兒時的新年了,記得那時每逢臨近春節,我都格外興奮,迫不及待的渴望自己能在除夕那天穿上媽媽給我買得新棉襖,新褲子,新鞋子。吃上美味可口的零食,還有在那天晚上,我可以約上幾個小伙伴,一起放鞭炮,煙花,記得有一種叫做“騎馬帶捻”的玩意兒,一根細長的竹棒上固定著一個小火箭,插在地上,點著之后,隨著一聲尖嘯的笛音,小火箭直沖天際,最后在夜空中炸響。我是最喜歡這種玩具了,因為它不僅可以向高處射,還可以像火箭筒一樣朝任何一個目標開火,只需找根管子做支撐就行了。
那時我和小伙伴常常選擇鄰居家在外放養的雞作為攻擊目標,隨著一聲呼嘯的笛音,小火箭像條火龍般沖向目標,緊接著傳來那只雞凄慘的.叫聲,還有鄰居的喝斥。而我們這些搗蛋鬼們早已經逃的無影無蹤啦!兒時的新年總是那么有味道,盡管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遠沒有現如今那么花樣繁多,可那種別樣的快樂卻是如今無法體會到的。
記憶中的新年往往是最美的。
兒時過年作文 3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出生在華北平原一個偏僻的小鄉村,關于過年的記憶是從臘月二十一的集市開始的。
以前的農村鄉鎮,沒有大型的商廈和超市,人們日常的采購都是到集市上。臘月二十一因為接近春節,所以趕集的人特別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雖然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還不算太富裕,但積攢了一年,在過年的時候是不會吝嗇的。買十幾斤肥瘦適中的五花肉;再買上魚和生雞,討個吉慶有余的好彩頭;還要買些火腿腸、涼拌菜,招待親戚用;瓜子、花生、糖果也要備著給來拜年的人吃;水果要買蘋果,寓意四季平安;最后給孩子們買上一身嶄新的新年裝。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開始掃房,大人們拿著掃帚把屋子里面的.四個角掃一下,不能留著蜘蛛網過年。因為那時家里都是泥土地,不像現在的瓷磚地板、木地板那樣講究,只需掃地就行了。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家家戶戶開始蒸饅頭,要蒸三四十個,還要蒸玉米面的、高粱面的窩頭,這三種主食叫隔年飯,過年的那幾天吃,再留下一些正月待客用。我的家鄉不產水稻,所以稻米顯得非常金貴,不常吃。另外還要蒸十幾碗的肉,把肉放在上面,豆片放在下面,吃起來滿嘴流油,很解饞。
臘月二十八、二十九每天晚上都要吃餃子,素餡的是白菜的,葷餡的是牛肉的,我們管餃子叫元寶,希望來年能夠發財平安。臨近過年的那幾天,家家戶戶的炊煙一直不斷,都在忙著,生怕落下什么。
最令人期待的年三十終于來了。我們家鄉年三十中午的飯菜特別豐盛,有燉魚、燉雞,幾個炒青菜里面都要放很多的瘦肉。孩子們早就盼著這天,因為那個時候一年到頭穿不了幾件新衣服,新衣服從集市上買來之后,孩子們就一直悄悄瞄著,但斷然是不能提前穿的,不然到了過年就沒了新意,家長也不允許。年三十中午吃完了飯才能換上新衣服,因為怕中午吃飯時不小心把飯菜的油滴到新衣服上。吃完了飯,孩子們像出籠的小鳥四散到村里光禿禿的場院里,顯擺著各自的新衣服。
晚上的年夜飯還有餃子,因為中午吃的葷菜多,量也多,晚上的年夜飯就簡單一些。吃完了飯,大人們就在家里呆著,那時候全村沒有一臺電視機,每家只有15瓦的燈泡,平時不舍得開燈,過年就不心疼那點電費了,燈一定會亮到十點多,算是守歲。
正月初一,孩子們聚集在一起,給各家各戶拜年,到了長輩家,吃著瓜子、花生和糖果,臨走時還要帶著。一個上午下來,棉襖棉褲四個大大的兜里都會被裝滿,鼓鼓囊囊的。
一般初二去姥姥家,初三、初四在家里等著親戚來串門,初五吃破五的餃子,照例是不能出門的。串親戚的活動一般在初十前完成,正月十五、十六吃元宵。吃完元宵,這個年便算過完了。
莊戶人家很講究過年,過年前后的一個月地里沒活兒,正是休閑的好時候。過年的那段時間,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所以那個年代的人們看到臉上帶喜氣的人,都會說上這樣一句:有什么高興的事啊,看你美得跟要過年似的。
過年可以有滋有味,有情有調。年是一個節點,終結我們的過去,開啟我們的未來。
兒時過年作文 4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當時我們在老家蓋了新房,爺爺又得了重病花了很多錢,家中的錢全花完了。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一段很艱難的日子,家中很長時間沒有肉吃。就像現在一樣,也快過年了,看到鄰家的人們都已經開始買回了幾斤平時舍不得吃的大魚大肉,還不時聞到在空氣中漫溢著的煮肉的'香味。
我當時正半大不小,眼饞得要命,但卻也乖乖地沒有吵著爸爸媽媽去買。看到家里的新房和剛剛病好出院的爺爺,我已經很高興了。爸爸媽媽很慈愛地看著我們,但我們也能看出他們的焦急和不安。
然而在接近年關的時侯,出乎我們的意料,父親通過朋友關系,要了一張當時非常短缺的、計劃供應的豬頭肉票。父親只花了2.8元錢,就在供銷社買來一個大豬頭。我和兄弟姐妹們高興地圍在豬頭周圍,興高彩烈地討論誰吃豬耳朵,誰吃豬鼻、誰吃豬嘴,甚至為此爭論不休。
記得我們還采取抓鬮兒的辦法,在小紙條上寫了“豬耳”“豬鼻”“豬舌”等等,然后搓成小紙團,來決定誰抓到什么就吃什么。在我們過年的時候,我家煮了兩大鍋豬頭肉,讓鄰居們羨慕得眼睛發紅。
我們一家人就是這樣高高興興地依靠這個豬頭,過了一個很開心的新年。現在想來,過年時只想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海鮮之類,誰還喜歡吃肉呢?但是,當時在小孩子眼里,過年能和小朋友一樣吃上幾天平時吃不到的大魚大肉,就會非常高興的。
以后,家境漸漸好起來,爸爸媽媽在過年的時候都買很多雞鴨魚肉。但是,沒有一次能比得上那年的豬頭肉的香味。每到過年,我便會想起那個讓我念念不忘的豬頭肉。因為,在那樣艱難的日子,爸爸媽媽沒有在我們心里種下貧窮和埋怨,他們那樣呵護我們兄弟姐妹小小的心靈,種下溫暖和疼愛,讓我們從此對他們更加心存感激,也更加愛他們。
后來,我曾問過媽媽:“還記不記得那年我們用一個豬頭過了個年?”媽媽說:“當然記得了。那一年我們家里事情多開支大,錢都花完了。可是過年了,孩子們吃不上肉的話,大人的心里會很難受的……”媽媽一定也像我一樣,對那個豬頭念念不忘。只不過,媽媽是因為愧疚,而我是因為爸爸媽媽對子女們的那份愛,是曾經那樣深深地觸動了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兒時過年作文 5
今天是大年三十,從早上就開始忙了,到了晚上,我們才閑下來,這時,我們才想起來放鞭炮,我拿打火機把一根香點著了,我有一點怕放鞭炮,每年看爸爸他們放鞭炮,心里總有點躍躍欲試,今天我一定要征服這個小攔路虎,讓自己不再膽小。
我慢慢拿起香,靠近鞭炮的時候,就以掩耳不急迅雷之勢,把手縮了回來,我等了一會,沒有一點反應,我過去看了一下,那鞭炮別說找了,就連碰也沒碰著,我不免有些失望,但我想了又想:“我不應該喪失這份勇氣,失敗乃成功之母,一句歌詞說的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便成功’
對呀,現在不正是那風雨時刻,只要我夠堅強,就能迎風而上,披荊斬棘,加入成功人士的行列了嗎?”
再說現在放棄不就成了老太太上雞窩—笨蛋了嗎?
我可不能讓家人小瞧我,看著那鞭炮也好像說:小樣,點不著了呢!我有一點氣憤,我一定要把你放起來,我第二次拿起香走了過來,點了一下,一冒出火星,我就往回跑,過去一看是剛才火小,我有一點失望,便想讓爸爸幫我點,但我想現在去求他們豈不是太讓人笑話了,我想:別害怕穩住來點,就一定能行。我這回拿著香慢慢走到跟前。"沒事的.!”果然鞭炮被我點燃了。
今天我成功了!
兒時過年作文 6
小時候,我和伙伴們日日盼望過年。
除夕一到,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地忙起來,我家更比別家忙。從我記事起,除夕那天,我家一大景觀就是父親寫春聯的熱鬧場面。父親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全村人幾乎都請父親寫春聯,父親也高興,有求必應。父親寫春聯時,我們都愛站在旁邊興致勃勃地觀看。只見父親瀟灑地拿起毛筆,飽含墨水的筆在紅紙上點橫豎撇捺鉤、龍飛鳳舞地游弋,遒勁有力。頓時,一股濃濃的墨香散開來,清香撲鼻。眨眼功夫,一副對聯很快完成,引得大家嘖嘖稱贊。我又是佩服又是自豪,很是陶醉于墨香之中。過年了,印象最深的.是大人們的禁忌,我們不能亂講話,臟話更是不能。平時的口語“哦會死”不能說,要說成“哦發財”;吃不完想剩下,不能說“不恰”,要說“年年有余”;不喜歡的東西不能說“不要”等等之類不吉利的話。平時我們胡言亂語慣了,所以過年時我們常常犯忌,也惹得大人們啼笑皆非,干瞪眼也不好說我們什么。記得有一年吃完年飯,父親拿張干薄荷葉擦我們的嘴,(意思是把我們說錯的話擦掉,這樣就會大吉大利。)父親不小心把我擦痛了,我不干,大聲地哭,還罵他。不!罵天,罵地,罵好多,亂罵一氣。父親看著我發怒了,一向脾氣暴躁的他卻笑了,一個勁地向我陪小心,說“爹錯了,爹錯了”。
從此以后,父親再也沒用薄荷葉擦過我們的嘴了,改用一張紅紙,在中柱上寫上一句“孩童無忌”來聊以安慰。過新年,穿新衣,家家戶戶掛燈籠。
兒時的“年味”那真是一堆無敵的幸福與快樂。回味無窮!
兒時過年作文 7
兒時的年是個怪物,放鞭炮是為了嚇唬年的,但心里卻沒有絲毫的恐懼感。想到過年才能吃上那頓餃子,穿新衣裳,自然令我們無所畏懼還心有喜悅。于是趁機多要幾毛錢,買掛小炮寶貝似的掛在肩頭,舍不得一次放完,象拆麻花辮子樣拆開絞在一起的絕捻,單個放,啪,每一次鞭炮響起,那種神氣勁兒如同升騰的云飛到了九天云外。
喝了臘八粥把年數,辭了灶年來到。在這些仿佛專門為猴急的孩子們編的民謠中,大門上終于貼上了新春聯,潔白的窗紙上多了新窗花,家家戶戶響起了剁餃子餡的聲音,豬肉餡的,羊肉餡的,還有豆腐餡的,照例還放上幾枚硬幣,誰吃了一年都有好運氣。
那時所有的娛樂節目,除了踩高蹺,鑼鼓隊,就是村里要唱幾天大戲,村里的學校做了戲臺子,大戲開場如同趕集般熱鬧,忙碌了一年的鄉親們一身一臉的喜氣,聽大戲走親訪友。
這時,空氣中充滿了顏色鮮亮的聲音:竹管小哨聲調清脆,與泥老虎鮮艷花朵般的吼聲此起彼伏,各種小吃的叫賣聲,似乎也是滿是香甜甜的味道了,誘惑著小孩子們手里攥的緊緊的幾角錢。
上燈時分,一家人圍坐炕頭,油燈高挑,大人們喝白酒,我們也獲準了喝一些酸酸甜甜的酒樣兒的水,甩開腮幫子吃那些一年也吃不上幾次的魚和肉。臨近午夜,氣氛開始神秘起來,點上大紅蠟燭,焚起三炷高香,長輩們依次對著供桌上先人的名諱跪拜,小孩子們也要最后近前跪拜。如此一番之后,小白鵝兒般的餃子便撲撲棱棱下鍋,屋里便滿是乳白的'霧了。豆秸草,棉花柴在灶里發出噼噼啪啪的動靜時,大街上的鞭炮也開始響了,聲音蹦蹦跳跳的進入我們的耳朵,一個聲音未及撤走,另一個聲音又急急地闖進來,象是我們盼年的心情。
美美的吃了餃子,換了新衣,在貼身的小褂布袋里掖幾張新到足以割破可耳朵的壓歲錢,我們點上了那盞氣死風的小燈籠,一會兒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我們去做:拾炮仗!
幾個小孩子們在門前的大榆樹下碰了頭,大人們開始拜年時,我們也出發了,在每家每戶門前紅紅白白的鞭炮屑里搜尋那些尚未放響的炮仗,如同拾散落在麥田里的麥穗,聚明的夜色中飄蕩著我們的歡笑。
現在的年,在形式和內涵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和不同,但年所有的那種看不見的力量,依然在每個人的心里都鼓著一股勁:就是回家,就是盼著一年更比一年好。年這個春天的節日,吉祥的時刻,有那么多人為歲月賀歲,遠比我們想象和描述的要強大得多……
【兒時過年作文】相關文章:
兒時的趣事作文05-30
兒時的記憶作文02-22
(精選)兒時的記憶作文04-17
兒時記憶作文03-17
作文:兒時的童話05-12
兒時的快樂02-18
兒時的作文300字11-26
清明憶兒時作文02-06
兒時的記憶作文(實用)01-31
兒時的記憶作文[合集]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