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冬至的作文合集六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的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冬至的作文 篇1
在冬至那天,我們烹飪一班舉辦了迎冬至的活動。
同學們對這次包湯圓活動的興致都很高,來到奇樂作文教室,大家就分工明確,忙的不亦樂乎。同學們用水磨糯米粉揉成團,剩下的同學就拿出老師事先調好的三種餡料開始包湯圓和煮湯圓。
經過同學們的相互配合和老師在一旁的教導,同學們精心包制的湯圓終于下鍋煮了。我們每個人都都嘗到了自己親手包制的“戰利品”,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我們班的同學在分享美味時,當然也不會忘記任課老師。代表給每位任課老師也帶去了甜蜜滑膩、裝滿我們滿滿祝福之意的湯圓。這次,我們舉辦的主題班會還得到了老師們的贊可,對我們來說是個莫大的鼓勵。
通過這次活動,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互助能力,也增進了我們對專業課實踐學習的興趣。
冬至的作文 篇2
如今好像似乎明白了一些,我變得總是干著急,畫畫似乎也就是要那樣的心態。每當我舉起手機對著朝陽對著夕陽一頓猛拍的時候,都會被嘲笑為老年人。現在一想好像也根本不用辯解,這是一種欣賞美的姿態。
今天是冬至,昨天過冬至夜。常言“冬至大如年”,我曾經一直很奇怪冬至不是大如年嗎?為什么不和過年一樣放個長假?又為什么根本不放假?我小時候很困惑,后來就不困惑了,不是因為問題解決了,而是覺得好像繼續糾結了,教育局還是不會放假。依然放學回家大吃一頓,第二天繼續上學,有的吃就吃唄。小的時候一直對桂花酒垂涎欲滴,它好像只有在冬至夜那一天才會在餐桌出現,之后就會像是辛德瑞拉的仙女教母的魔法在十二點后消失不見。我一直很奇怪,為什么呢?只能將它看作是冬至夜特有的儀式感。
后來我覺得我或許明白了一點,可能是因為它不怎么好喝。哈哈哈我當然是開玩笑的啦。金黃的酒液飄著幾朵桂花,躺在瓷白的碗里,像是瓊漿玉液。我試過,裝在瓷白色碗里的桂花酒喝起來是最好的。最好的桂花酒應該不是那種包裝華麗的,反而是那個丑丑的,綠色的塑料瓶像是雪碧瓶子的那一種,牌子我記也沒記過,但是看到了我能認出來。
今年如愿以償喝到了桂花酒,不如想象中的甜,老爸嘬了幾口,咋咋嘴巴嫌棄酒精味太淡,但也沒拿出白酒來。仔細看看碗里的桂花酒,顏色有些混濁,不如往年的好看,可能是買早了一天吧。品著酒,感覺很愉悅。
冬至的作文 篇3
朋友們,你們知道冬至是什么節日嗎?我來和你們說吧!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南方人喜歡吃湯圓。因為,湯圓里的“圓”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所以,湯圓又稱“湯團”。
不過,今年的冬至節很特別,我們沒有和最親的家人一起品嘗湯圓,而是在學校里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動手包湯圓,做麻糍,嘗美食,共同慶祝這個美好快樂的節日。
等啊,盼啊,終于盼來了下午第二節課。我們每個人都樂得合不攏嘴,臉上洋溢著笑容,雀躍得像一只只蹦蹦跳跳的鳥兒。
開始包湯圓了,阿姨們把面粉一端上來,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了一把糯米粉。可是,面粉太頑皮了,像小寶寶一樣到處亂跑。好不容易把面粉團找齊,經過我努力地揉,終于把面粉捏好了。我取了一點芝麻餡兒加進去。但是,芝麻餡不想被面粉“吃”了,就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到了外面。我皺起眉頭,感覺糯米團破裂開來的地方,蘸上黑乎乎的芝麻餡兒,像一張可怕的大嘴,沖著我邪惡地笑呢!“哼,小樣,敢對小爺呲牙咧嘴,看你怎么逃出我的手掌心。”我擼起袖子,使勁地又搓又揉,湯圓只好乖乖地聽話,在我的掌心里滾來滾去,苦苦求饒。我趕緊把做好的湯圓放進盤子里,好像打了勝戰似的,心里美滋滋的。
做好了湯圓,開始燒湯圓了。湯圓要進鍋了,有的膽小的湯圓瞇著眼睛跳下去;有的湯圓很放松的樣子,還扭著屁股蹦了下來;還有的勇敢的湯圓大搖大擺地晃下來。雪白的湯圓,在水中上下翻滾著,好像優雅的舞蹈家在跳水中芭蕾,又像矯健的游泳高手在大海中浮潛,真有趣!
我正看得入迷,耳邊傳來李老師甜甜的聲音:“香噴噴的湯圓來啦!”我們趕緊端正坐好,眼里流露出無限期盼,希望老師先給自己盛一碗。一個,兩個,三個……終于輪到我了!接過熱乎乎的碗,我聞到了一股香甜的味道,夾雜著奶油的香味,把我帶入了美好的夢鄉。我仿佛腳踩著軟綿綿的云朵,輕飄飄地飛到了天上……忽而,我才晃過神來,我是在吃湯圓呢!我輕輕地咬了一口,甜甜的芝麻餡流了出來,在舌尖上盡情狂歡。湯圓可美味了,同學們都津津有味地吃著。有的`慢慢品嘗;有的狼吞虎咽;有的吃得太急,把芝麻都貼在嘴上,像長了胡子的老人一樣;還有的因為太燙,把湯圓吃進去又吐了出來,不停地吐吐舌頭,那滑稽的樣子,真叫人忍俊不禁。
這個冬至可真有意思,讓我念念不忘啊!
冬至的作文 篇4
這個星期的星期五我放學回到家,奶奶正在煮湯圓。我奇怪地問奶奶:“奶奶,為什么今天要吃湯圓?”奶奶微笑地回答道:“因為今天是冬至呀。”
可是,什么是冬至呢?為什么冬至要吃湯圓呢?我趕緊上網查了一查,終于略知一二了。冬至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很重要的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北方人們在冬至習慣吃水餃,而上海人的風俗就是吃湯圓。這就是北方和南方的差別。湯圓也稱“湯團”,因為有“圓”又有“團”,表示著“圓滿和團圓”,祝福家家戶戶合家團圓。
那么冬至日還有什么特點呢?奶奶又告訴我,冬至日的特點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也就是這一天會黑得比較早。每年的冬至是在公歷12月21日或12月22日,因為沒有固定的特定日,因此和“清明節”一樣被稱為“活節”。冬至后就進入“數九”了,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三九嚴寒”,冬至后的27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等到了“九九”,也就是冬至后的81天,這時冬天就已經全部過完,春天就要來臨了。
我心里暗暗地在想:冬天終于來了,今年不知道能不能和小朋友們一起堆雪人?想著想著,奶奶大叫一聲:“吃湯圓嘍!”嘻嘻,溫暖的冬至啊!
冬至的作文 篇5
冬至,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節日,我國古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可以看出古人對這個節氣的重視程度。每個地方的習俗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吃餃子,有的吃湯圓,我們家冬至吃補雞、赤豆飯和桂圓糖氽蛋。
一大早,爺爺起來殺雞,奶奶拿出赤豆來浸泡。到了晚上,廚房里就忙的不可開交啦。砂鍋里燉著雞湯,電飯鍋里燒著赤豆飯。我很好奇的問爺爺:“爺爺,為什么今天要燒這些菜呢?”爺爺說:“今天是冬至呀,我們這里有一種說法‘逢九一只雞,來年好身體’。冬至是進補的好時節。至于赤豆飯呢,是民間有個傳說,據說是防災祛病的哦。”“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我今晚一定要多吃一些,把身體補得壯壯的。”晚飯時,我喝著雞湯,還背起了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惹得全家人都給我鼓掌。
到了睡覺時間,奶奶又端上來一碗熱騰騰的桂圓糖氽蛋。奶奶笑呵呵的說:“今晚是最長的一夜,所以吃了糖氽蛋,溫暖一晚上,半夜還不會餓醒。”我似懂非懂的聽著奶奶的話,沒一會兒就把蛋給吃掉了。
我覺得冬至好幸福呀,有我喜歡喝的雞湯,還可以有一個甜甜的好覺。霎時,我靈機一動難道這是我們人的“冬眠”?
冬至的作文 篇6
窗外,寒風呼嘯……
終于放學了,疲憊的我迅速推開家門,簡直太冷了——雙手被嚴寒侵襲得冰涼通紅,臉也被寒風刺得疼痛。現在的我,只想進家,感受感受溫暖。
一進家門,就看見桌上擺著一袋面粉,屈指一算,又到了冬至的日子,該吃餃子了。
我正思索間,外婆從廚房里探出頭來:“回來啦,來,趕緊洗個手,一起包餃子吧!”我甩下書包,我顧不得洗手的冰冷,連忙奔至桌前,與外婆開啟了一場與餃子的“親密接觸”。
我趕緊捻起一聲面皮,讓外婆手把手地教我包餃子的技巧。“將餃皮平鋪在手上,舀一勺餡餃皮中央,然后餃皮兩頭一重合,將餡裹起來,對,對,就是這樣!”外婆一邊示范,一邊用語言引導我。看著外婆忙碌的手,溫和的笑容,我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溫暖,我想這就是幸福吧。
在幾次傳授后,我熟悉了技巧,逐漸加快,鋪上餡,裹上皮,折一折,沾上水,繞一圈……這些口訣時刻在我腦海中回蕩,我看著外婆,外婆看著我,燈光聚焦到桌前,映著我們一老一小的背影,都在感受著這小小的幸福。
片刻工夫,一籃水餃便包好了,承載著我與外婆的辛勞,它開始了與水的碰撞摩合,不消半響,幽香便順著空間,彌漫在家中,也彌漫在心底。
一鍋餃子就這樣冒著熱氣,熱騰騰地端上桌來。爸爸媽媽也下班回家了,在這個冬至日,一家人圍著餐桌,吃著盤子里雪白可口的水餃,談笑風生。驀然地,我們沉浸在這身邊的幸福中。
其實,發現幸福并不困難,一次小小的奉獻,無論鄉村城市,無論山南水北,幸福都一直在,只要我們用心尋找,一定會發現。
或許真的是發自內心吧,在與家人吃餃子時,我感受不到任何寒冷,只有溫暖駐我心。窗外,任它風吹雨打,窗內是永久的團圓和幸福。
期待著,下一次身邊的幸福……
【關于冬至的作文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關于冬至的作文合集九篇05-03
關于冬至的作文合集6篇04-29
關于冬至的作文合集八篇04-16
關于冬至的:冬至的介紹英語作文01-10
關于寫冬至的作文合集九篇04-26
關于寫冬至的作文合集6篇04-18
關于寫冬至的作文合集五篇04-08
關于冬至的作文600字合集5篇05-10
關于冬至的作文400字合集9篇05-08
關于冬至的作文600字合集8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