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的作文 篇1
今年的端午節到來了,我興高彩烈地和家人到鄉下老家過節。
見到我們奶奶可高興了,她拿出早已包好的粽子給我吃。小小的三角綠色粽子透出香噴噴的米香味。我忍不住剝開粽葉吃了一口,味道甜甜的、黏黏的、軟軟的.,還有紅棗呢!我一邊吃香甜可口的粽子,一邊聽奶奶講著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原來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不再吃屈原的遺體,因此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今天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而且使我更進一步了解了過端午節的意義。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和充實。
端午的作文 篇2
要問我最喜歡的節日,六一?國慶?不,全都不是,要說我最喜歡的節日,應該是記憶里最濃的,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端午節!它是最濃的記憶,最濃的溫情,最濃的味道。
其實大家都知道,也都吃過粽子!一襲青綠色的衣裳,衣裳上纏著五彩線,像極了一位“翩翩公子”。這纏裹繩子可有學問,要不就纏得五花大綁,想吃的人怎么解也解不開,急的要火上房;要不就纏得松松挎挎,里面的食材在蒸煮時就露了餡,讓人少了期待,少了驚喜。
粽子下鍋了,在一雙雙期待的注視中,一股濃烈的清香味徐徐繞繞飄蕩在空中,一絲一片一直到充溢到滿屋,令人的味覺也一點點膨脹,到最后終于忍不住了,急不可耐地揭開鍋蓋,拎起一個冒著熱氣的粽子,胡亂撕剝開粽葉,一嘴咬下去,粘粘的甜甜的香香的咸咸的,五味頓時充溢到腸胃,直抵心田。
小時候,我的.第一個味道記憶,就從這粽子開始的。端午節我通常是在奶奶家過的。端午節時,當我第一次吃到粽子時,那沁甜沁甜的味道,總令我在夢里笑醒。通常吃一個是滿足不了我的大肚胃的,吃來吃去,吃到最后,看到滿桌都是零亂的粽葉,奶奶終究受不了了,怕把我撐到什么好歹,將我的調味品白糖偷偷拿走,我立即就少了繼續吃粽子的食欲和勇氣了,當然也是我吃粽子吃到八九不離十的程度了。如果確實還想吃,那只有悄悄地踮起腳尖,走到廚房去找尋白糖,但兒時的我傻傻的竟然分不清鹽和糖,有時竟然把鹽粘著來吃,吃得吐得滿地都是,大人們看到后,耍壞地也不跟我講,只顧站在邊上哈哈大笑。看著滿桌吐的粽子,真有點暴斂天物呀。
看了我吃粽子的體會和感受,你們是不是口水都流出來了,不要緊,誰想吃粽子,來我家,我請客,管吃夠。
端午的作文 篇3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遭到奸人的誣陷,最后被迫流放。在流放期間他寫下了著名的詩篇:《離騷》、《天問》、《九歌》。后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不忍心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懷沙》之后,跳汨羅江自殺。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的'老百姓非常哀痛,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都這樣做。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水里的怪物,以免傷害屈原。后來為怕飯團為怪物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的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6月9日上午附小幼兒園中班組舉行了端午節包粽子比賽活動。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了端午節的習俗,知道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其中一個意義就是 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我們還請了家長志愿者們一起動手進行包粽子比賽活動呢!孩子們用嘹亮的歌聲為家長們鼓勁加油!!一片片棕葉在家長們靈巧的雙手下包成了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最后,我們中二班以優異的成績取 得了這次比賽的勝利!在此我們衷心感謝我們班陳錦赫、何東睿、劉一漪、李尉冉、羅絮菲的奶奶,積極參與這次活動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比賽結束后,一個個精致的粽子還沒拿去蒸小朋友們就已經開 始嘴讒了!廚師叔叔幫我們把粽子蒸熟后,下午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想拆開嘗一嘗,哇!果然味道就是美呀!
通過端午節這個小主題活動,小朋友們對端午節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中班組全體小朋友和老師們提前祝大家端午節愉快!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作文02-16
(經典)端午的作文12-09
端午的作文(精選)12-13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6
(經典)端午作文12-13
[經典]端午作文12-14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0
端午作文【精選】01-13
(經典)端午的作文12-12
【經典】端午的作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