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大禹治水

    時間:2022-01-28 13:10:33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歷史典故:大禹治水

      導語:歷史典故中產生并流傳下來的成語或者短語,都蘊含著深厚的中華歷史文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歷史典故:大禹治水。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典故:大禹治水

      【出處】《尚書·大禹謨》。

      【釋義】禹:三皇五帝時中原的領袖。大禹治理水患為百姓謀福。

      【歷史典故】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了,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9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筑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后,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他吸取了父親的經驗教訓,采取了疏導的辦法,帶領百姓開渠排水,疏通江河,興修水利,灌溉農田。

      傳說禹在治水的十三年當中,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沒進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懷孕了,沒進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沒進去探望。他一直想著老百姓仍在遭受洪水的禍害,莊稼被淹,房子被毀,于是,三次經過家門都顧不上進去探望家人。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經過十三年的努力,大禹終于治好了水患,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舜年老以后,也像堯一樣,物色部落聯盟首領。大禹因為治水有功,就被舜選定為自己的繼承人。舜死后,大禹繼任了部落聯盟的首領,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

      【成長心語】

      大禹率領民眾,與洪水作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更是其強烈責任感的最好體現。具有責任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一個沒有責任心、價值感的孩子,將來很難獲得成功。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啟蒙教師,要培養子女的責任感、事業心,家長首先就要敬業愛崗,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小時候對自己有責任感、對家庭有責任感、對集體有責任感的孩子,長大以后才可能對社會有責任感。

    【歷史典故:大禹治水】相關文章:

    大禹治水的歷史典故08-06

    大禹治水歷史典故11-16

    大禹治水的釋義及歷史典故09-14

    關于大禹治水的歷史典故02-01

    有關于大禹治水的歷史典故01-31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精選歷史典故01-30

    「歷史典故」08-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无线码在线 | 综合久久亚洲经典 | 亚洲国产福利A∨在线观看 天天国产精品污视频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 一级域名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