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勤奮好學的作文(匯編3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勤奮好學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勤奮好學的作文 篇1
我的小伙伴叫小蘭,她長著一頭烏黑的長發,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她樂于助人,勤奮好學。
有一次暑假,我和小蘭一起去學畫畫,我剛一走到教室里,就突然想起了我的油畫棒沒有帶,可是現在回去那也拿不及了。我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心想:怎么辦?我的油畫棒忘帶了,這節課就上不成了。小蘭看見了我著急的樣子問:“你怎么了?”我說:“我的油畫棒忘帶了。”她說:“你可以用我的呀。”我說:“如果我把你的油畫棒用完了,你還要重新再買。”小蘭又接著說:“油畫棒用完了可以再買,如果這堂課你上不成了,以后就很難再補上的。”聽了小蘭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就用了她的`油畫棒。
小蘭不僅樂于助人,還勤奮好學。
每天早上,我都看見小蘭早早的來到學校來讀書。每當老師提出問題時,小蘭一邊用腦子盡力的去想,一邊用手拿著筆在演算紙上畫圖計算,她還常常幫助成績差的同學提高成績。記得有一次,數學老師剛好提出問題后就下課了,于是數學老師就讓我們下節課再回答這個問題。我準備找小蘭出去玩時,我看見他用手拿著筆在演算紙上算出了許多算式后,她終于算了出來。我看她寫完了,就對她說:“小蘭,我們出去玩吧!”但她卻說:“不行,這單元的數學知識還不熟,我一會兒還要找題計算計算呢!”看看她勤奮的樣子,我就沒打擾她學習。
小蘭身上的美好品質也影響到我,激勵我向她學習,能交到她這樣的朋友,我感到很高興。
勤奮好學的作文 篇2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近日,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部好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
這部書有十個部分,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不渝、勤勞節儉、尊師敬老等種種中華傳統美德。其中《勤奮好學》篇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孔子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襄子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練呀練呀,連續幾個月,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終于領悟到樂曲的深奧之處,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每次讀書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拿起錐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發奮苦讀,使學業大進,終于成功地說服六國君主,合縱攻秦。還有西漢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元代大畫家王冕癡狂學畫、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這些故事我很喜歡,也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歷史上那些很有學問、事業輝煌的人,都具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品德。他們在生活很困難、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能夠咬緊了牙關,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讀書,這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嗎?
勤奮好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品德。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要發揚孜孜不倦、勤學好問的精神,才能讀好書,才能自強、自立,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只有艱苦跋涉,奮勇攀登,才能到達一個又一個知識和品德的高峰!
勤奮好學的作文 篇3
我身邊勤奮好學的人有許許多多:媽媽、爸爸、同學……但是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我的爺爺。他老人家七十多歲了還在學習呢!
爺爺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還很愛學習。他每天都會把他所聽到的、看到的.抄在本子上,做成一本“手冊”,有時候還會找鄰居借報紙抄呢!到現在已經寫了滿滿十幾本本子啦!里面的內容豐富多彩,有:《健康篇》、《科學篇》等,他還自己寫了一本《昆蟲世界》呢!這些可都是爺爺的寶貝呀!有一次,爺爺找哥哥以前的語文書不知道要干什么。我便好奇地問:“爺爺,您找哥哥以前的語文書干什么呢?”爺爺笑瞇瞇地說:“當然是要學習呀!”“您都這么大把年紀了,為什么還要學習呢?”我再次好奇地問。爺爺微笑地說:“傻孩子,活到老,學到老,學到七十還嫌少。”過了一會兒,爺爺找到了,便去認認真真地查找了。等他查找好了,我考了他許多題目,爺爺居然全都會了,真讓人大吃一驚啊!看來,這就是勤奮好學的力量啊!
這就是我勤奮好學的爺爺,我要向他學習!